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民爆业直面安全拷问 炸药生产运输全程探秘

2011-12-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何顺岗
① 图①为生产线安全监控室;图②为炸药生产车间一角;图③为炸药运输车
③ 何顺岗/摄

  编者按:11月1日11时30分左右,两辆装载72吨炸药的货车,在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马场坪收费站附近一汽修厂检修时,发生爆炸。截至当晚10时许,事故造成8人死亡,约300人不同程度受伤。

  这起爆炸事故令外界对民爆行业的安全情况产生了疑问。最近,证券时报记者前往民爆企业雅化集团(002497),以期通过实地采访,向读者展示民爆企业在安全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上的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 何顺岗

  “师傅,去雅化集团。”“你是说化工厂么?那里离城区3公里,是个生产炸药的地方!” 可能是对最近贵州发生的特大炸药爆炸事故心有余悸,出租车师傅禁不住对记者多打量了几眼。

  炸药总是与“爆炸”、“死伤”这类扣人心弦的字眼紧密相连,让很多人熟悉而又陌生。证券时报记者前往雅化集团这个四川省最大的民爆企业采访,试图揭开人们对“炸药之路”的安全疑问。

  两道门把守的生产区

  除必须穿公司的工作服外,还得上交通行证件、手机、打火机之类的物品,严格程度类似于机场登机的安检。

  

  要亲眼目睹炸药的生产过程,必须经过两道门禁。

  第一道是雅化集团公司的大门,有一个10人左右的保安队严格把关,他们还时刻通过密布厂区的安防设施监控一切。对于记者这样的外人进厂,必须得有内部员工亲自来接,并查看证件和登记。

  第二道是办公区域通往生产厂区的门径。除必须穿公司的工作服外,还得上交通行证件、手机、打火机之类的物品,严格程度类似于机场登机的安检。

  这两道门,使记者不由得加深了对炸药生产的神秘感,进入生产区后便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

  “老虎要吃人时会主动出击,但只要摸索到它的规律,也都能被驯服。何况炸药本来就是我们人造的,只要不违反它的安全规则,哪会有那么多意外!”带领记者参观的雅化集团生产安全部部长李志金说。李志金与炸药安全管理打交道10多年,他的沉稳驱散了记者心中对“爆炸不确定性”的阴霾感。

  炸药生产自动化控制

  “炸药要发生爆炸,至少得有3个必备条件,就是密闭、高温和迅速燃烧。我们的车间都是按照安全标准建设,只要大家不违规,爆炸就不可能发生!”

  

  “忙碌、紧张、小心地进行化学配制……”采访前,对于炸药的生产场景,记者多次想起曾看过的早期电影情节。

  意外的景象是,厂区的每一个生产车间都被高高的防护堤隔离,堤上栽种的橘树正挂着累累硕果,车间仿佛隐藏在一片园林之间。

  记者看到,现代化的炸药生产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从主要原料硝铵到最终制成炸药,一般需要4个关键环节,即粉碎、溶化、乳化、生成乳状炸药;粉状炸药的生产环节与乳状炸药类似。而所有的环节如今仅需要一条流水生产线便能完成。

  经过最后的制成炸药环节,几名工人正忙碌有序地将成品炸药装箱。“大姐,你们每天跟炸药打交道,就不担心会发生爆炸么?”“怎么会呢,我们这是正规的厂家,我们都是按规程操作。”交谈中,女工奇怪地看了记者一眼又继续装箱。

  这时,站在一旁的李志金笑着摇了摇头:“何记者,你可能不知道,这炸药要发生爆炸,至少得有3个必备条件,就是密闭、高温和迅速燃烧。我们的车间都是按照安全标准建设,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量值都有监控的,只要大家不违规,爆炸就不可能发生!”

  随后记者跟着李志金来到了车间的监测室。大大的液晶显示屏上,对整个生产工艺的温度、压力与流量,都有准确的反应。“这些都是很关键的安全控制指标,一旦超过正常控制值,生产线应急保护装置就会自动启动。”技术员小杨解释道。而控制台上小本子上,则密密麻麻记录了对每批炸药的相关监测数值。

  山坳里的储存基地

  仓库的安防系统都已与当地的公安系统联网运行。“今天你们在这里的每一个举动,公安机关都能监控得到。”

  

  炸药生产出来后,怎么确保它们的储藏安全呢?走出生产线后,便看到有专门的厢式运输车在装货。

  “师傅,这都是刚生产出来的炸药么?搬运时危险吗?”“不乱来就不会有事的,我们雅化厂50多年了,都没有遇到过装车爆炸的事。”正在装货的老师傅告诉记者,他们在上岗之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培训与考试。“比如要求运输车必须是专业的厢式运输车,要轻拿轻放,装车高度必须低于车厢上缘100毫米,装运输雷管时,雷管箱不得侧放或立放,层间必须垫软垫……”他一口气说出了一大堆“规矩”。

  记者了解到,这一批生产的炸药,得运输到30公里外的天全县库房进行储藏。“炸药生产出来后,储藏环节更不能掉以轻心的。”李志金介绍说,公司的每一批炸药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被编码,并通过电子扫描进行记录,入库时,必须要做好入库记录。

  第二天一早,记者乘坐的汽车绕过一道道弯后,来到了雅化集团的产品储存基地。基地建设在一个偏僻的山坳,最近的居民都隔着一道山梁子。

  9点多,押运员张师傅便来到仓库领货,他这次是要运送一批雷管到乐雅高速的项目基地。

  张师傅拿着客户的购买信息卡和银行汇款单,到仓库办公室换取发货单,工作人员小李将信息卡输入电脑读取,总共是1800发雷管,不同型号多少发都有记录。根据信息卡的购买信息核对后开了发货单,并交与张师傅核对、签字。

  跟着张师傅一起,记者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方才进入仓库区。基地共设有3个炸药仓库与1个雷管仓库,仓库之间同样是由高高的防护堤隔开,而门口则是一个消防用的大型蓄水池。

  保卫人员告诉记者,仓库的安防系统都已与当地的公安系统联网运行。“今天你们在这里的每一个举动,公安机关都能监控得到。”他提醒说。

  到雷管仓库的时候,张师傅按规矩摸了摸门口的球形装置,回头告诉记者:“这是要先放掉身上的静电。”而记者却被库管员挡在了门外。“除了领货人员外,其他人不能进来的。”她说。

  记者注意到,要从仓库取货,核对完发货单后,还得将每批货的编码录入到购买信息卡。原来,这张购买信息卡是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的,购买单位必须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进行申请后,由公安机关核发。

  运输过程步步小心

  “我们的运输车上装有公司的卫星定位系统,行走路线都是被监控起来的。”

  

  领完货之后,就要上路了。记者希望与押运员同车感受,却遭到了张师傅的委婉拒绝:“其实,不确定因素最多的,还是在路上,我们都有明文规定,除了押运员和驾驶员,其他人都不能搭乘运输车。”

  “是的,生产、储存这些环节的安全,我们都是可以控制的,这要到了路上,比如塌方、泥石流、雷电,或者路上塞车、交通事故等,很多不确定因素都是我们自己不能控制的。”公司负责销售管理的袁定平如是向记者坦言。

  运输炸药的路上,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记者坐上了袁定平的车紧紧跟在了运输车身后。炸药运输车是专业的厢式车,车身四周都是黄色的警示标识,并写有“民用爆破器材专用”、“危险物品”类的警示语。

  从天全仓库到目的地,需经过318国道,我们却经常被路上的重车甩在了身后。在过雅安城区时,只能走指定的路线。而在草坝镇境内,运输车突然停了下来,记者以为出了交通事故,了解后才知道前方有人家办喜事在放鞭炮。“这就是危险因素,所以得避开。”张师傅说。

  记者注意到,一路上运输车的时速基本都控制在40公里内。临近中午时分,我们达到了乐雅高速项目地。验货与再次入库,双方同样需要细心核对交货单,检查购买信息卡的数据,再次确认完成后,则完成了当天的运输。

  “我们的运输车上装有公司的卫星定位系统,行走路线都是被监控起来的。”交完货后的张师傅显然轻松多了。“路上的安全,全靠了我们的驾驶员!”他告诉记者,每天身后都拖着炸药,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是在路上,那就必须得按安全规则办事,才能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谈到路上的安全,驾驶员冯师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守交通规则行驶。“车子出门前要检修好,晚上要休息好,路上要精神集中,这可是拉的是炸药啊,马虎不得的!”他说。

   第A001版:头 版(今日2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公 司
   第A009版:市 场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数 据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