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投资有理TitlePh

货币政策正向动态宽松演进

2011-12-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上周五,A股市场重拾跌势。好不容易盼来实质性利好,大盘为啥还要跌?是有隐情还是有阴谋?令人难受的“搓衣板”行情,还要搓多久?本期《投资有理》栏目特邀西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剑辉以及著名财经评论员邓智敏共同分析后市。

  

  王剑辉(西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先,我们注意到这段时间的低迷不是今天或者这个月才造成的,实际上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一个震荡下行的趋势,等于用一年的时间形成了一个低迷的状态,确实不能指望在一两天内或者一两周内就能扭转过来。

  但是,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像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一样出现拐点。因为我们此前各行各业的经济生活都在一个紧缩的环境中。如今,我们终于看到这种调整如期到来。这种调整可能本身不是实质性的利好,比如享受到3000多亿的流动性,但至少说明政策已经向着动态宽松化调整阶段发展。

  我们看到,此次利好只支撑大盘反弹一天,这和投资者的心态有关。我认为大盘可能也是一种充满坎坷、缓慢震荡回升的过程,直线拉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央行给大家传达的是信号,只是降低了资金的成本,但并没有真正地把资金交到大家手里。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么多资金摆在大家面前。因此,市场可能不会直接受惠于宽松政策,所以不要指望出现大涨行情。

  

  邓智敏(著名财经评论员):应该说,现在市场处在经济数据和经济调控政策的博弈阶段。既然已经出现了政策调控,说明离右侧交易的时点越来越近,更像2008年的年底。在这个位置,不管什么样的数据出来,后期都有一个托底的政策,形成反向的调控。越到年底的时候,对于这种增长行情应该要乐观一些。笔者看来,明年行情应该会比今年好一些。

  2008年第一次降息,尤其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出现大跌。大跌之后,市场初步在这个位置形成底部。在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大家预期会有第二次。因为整个数据依然在往下走,大家期盼的是要看到更清晰的走势特征。从流动性来讲,准备金率绝对不止一次下调。外围环境所体现的特征是人民币和美元开始出现反向波动,这就说明在下一个阶段,整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依然还是有的。

  现在和2008年底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首先,2008年年底面临美债危机,现在是欧债危机;其次,都是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快速下滑。此次调控通胀的手段与2008年相比,可能没有那么强势。这次经济下滑态势与2008年相比,也要缓和一些,但从整个特征来看,与2008年底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山东卫视《投资有理》栏目组整理)

   第A001版:头 版(今日2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公 司
   第A009版:市 场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数 据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