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时报观察TitlePh

新股询价上限不妨“绑定”二级市场

2011-12-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肖渔

  证券时报记者 肖渔

  在上周举行的第十届基金论坛上,针对新股高市盈率发行弊病,国内两大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都不约而同地表达出一定的质疑和不满。可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探讨进一步完善新股询价定价机制已显得相当迫切。而在业内关注较多的几种改革方式中,以同行业平均市盈率为标尺指导询价上限,或许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对有效并且可行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新股询价过程中,人情报价或哄抬发行价格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公募基金在这一问题上牵涉的是非更多。正如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所言,“很奇怪的是基金公司80倍的市盈率可以接受,90倍的市盈率可接受,150倍的市盈率可接受,到那么高你怎么可接受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单首次公开发行(IPO)报价最高的前十家询价对象中,基金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5%和32%。再看新股上市首日市盈率与当前市场整体板块市盈率的比较,主板相差近4倍,中小板相差1倍。这一现象揭示出新股发行估值过程中市场运转存在的偏差。

  毋庸置疑,下一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必然会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所作为。在记者看来,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直接对新股询价上限做出限制,比如参考二级市场同行业平均市盈率,并相应地给予一定折扣作为询价上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类似的将发行价直接挂钩二级市场价格的方法,可以在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下有效防止新股破发对投资人的损害,并为二级市场表现预留出空间,激发投资人更多的热情。同时,也能避免发行人、券商、基金公司在估值环节内部交易的可能性,切实解决“三高”弊病。

  至于规定询价上限是否又回到对IPO价格管制的老路上来,记者认为无需有此担忧。

  首先,所谓的询价上限是参照本行业的二级市场价格而定,完全不同于以往对全市场不分行业“一刀切”的20倍市盈率管制。实际上,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一定范围内的询价机构,都难以给出合理的市盈率标准,而二级市场具有广泛性,其价格也更具参考性。因此,在充分尊重不同行业公司差异性的同时,将定价上限“绑定”二级市场,并不违背新股定价市场化的原则;新股发行改革的市场化方向不会因此而动摇,反而是对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下转A2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专 题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舆 情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