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闲话理财TitlePh

监管吹新风 炒股须应时而变

2011-12-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楚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弱市之下,ST股趁机狂炒重组概念的疯狂已难得一见!近些日子,不少ST股票连番上演跌停板“竞砸”戏目,如ST传媒、*ST钛白、*ST昌九等。另外,由于收购稀土资产的计划落空,科力远复牌后连续好几个跌停也是让机构苦不堪言。

  长期以来,由于制度不完善以及信息和资金量的不对称,A股市场恶庄横行,炒作成风,内幕消息满天飞,机构鱼肉散户屡见不鲜。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台后,不动声色却又马不停蹄地加强制度建设:鼓励分红、创业板退市、遏制新股高市盈率发行、打击内幕交易……新动作频频,新气象扑面而来。

  从监管新动向来看,一些绩差公司重组带来的内幕交易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由于上市门槛较高,长期以来A股壳资源“奇货可居”,ST公司死而不僵,通过重组实现“乌鸡变凤凰”的事例屡见不鲜。这也导致ST上市公司根本不担心退市,反倒依仗“宝贵”的壳资源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让一些无良机构利用内幕信息大获其利。这不仅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严重错位和极大浪费。

  值得警惕的是,狂炒垃圾公司的风气,也让资本市场投机之风盛行,暴利思维生生不息。一些机构热衷于挖所谓的“内需”、听消息。一些内部人士靠出卖所谓内幕消息中饱私囊。市场上小道消息满天飞,而广大中小散户投资者由于天然的弱势地位,很容易沦为为机构抬轿的角色。最终造成不良机构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投资研究上,而是拉关系,找圈子。证券市场的这种恶劣风气,一旦蔓延到社会上,就会败坏世道人心,挫伤正义正气,妨碍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转。

  郭主席在经济学、金融学和农业三方面造诣颇深,有知识分子情结及对社会底层的关心。加强监管固然重要,制度建设更是意在长远。种种迹象显示,资本市场进入“郭时代”后,加强监管、完善各项规则、为股市打好制度之“基”,将是监管层发力之所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公原则、市场化、国际化在A股将更加彰显,机构及大户挟资金和内幕信息“剥夺”散户的恶习也将大大减弱。在经济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A股投资思路须因时而变,比如更加重视新兴产业和价值投资。

  从广大散户投资者的角度而言,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制度建设的完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会越来越成为主流,A股将更多地成为机构之间博弈的场所。这就要求投资者一方面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抛弃炒股暴富心理,树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期望。另一方面,要在股市上长期生存下去,打铁还需自身硬,投资者必须苦练内功,加强对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了解,遵循“搞清楚才下手”的投资原则,而且还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挑战自我人性中的弱点。如果做不到这些,散户不妨挑选好的基金,把资产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去打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资本市场的新气象给广大散户投资者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压力。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行 情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