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危机第二波:流动性风险向主权风险迈进

2011-12-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邵宇

  约翰·多思说“如果海浪冲掉一块土,欧洲就少了一点……别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主权风险必然是决定2012是不是资本世界末日的关键。欧洲时日无多?10月26日推出的三大举措,全是针对流动性与市场信心的,完全没有涉及深层次的结构性困局。风险正向核心国家蔓延。但在利率真正高企之前,意大利和西班牙仍然是流动性风险。希腊则是清偿危机。欧盟50%的救助新方案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善希腊的偿付能力。希腊在2013年的有序违约才是希腊自己和欧洲的最好选择。发展是硬道理,长期来看,单纯通胀并不是降低公共债务率的有效手段,通常也不是经济政策当局愿意使用的手段;其次,稳定而高速的实体经济增长才是降低公共债务率最有效方式;再次,公共负债率下降的拐点几乎都离不开债务重组。发达经济体如此大规模而又一致的财政整固与主权债务调整,是二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在我们判断的可能性最高的情景中,发达经济体中一半以上都会陷入长期萧条,这必然会带来政治和社会方面一系列的并发症。有理由让人担心,不成功的整固行动会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危机的第三波——欧元解体、美元巨幅波动,进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将彻底被颠覆。

  全球财政危机是属于2008年危机和反危机紧急应对政策的后遗症,是危机的第二波,中国也不例外。反危机时迅速扩张的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在放缓的经济增长环境下不断遭到各评级机构和市场的质疑,并被对冲基金所攻击,这会使得它们在经济增长和去债务杠杆之间更加难以寻找到结合点,进而不断陷于评级下降、再融资成本高企、经济下滑和国内政治混乱的旋涡中难以自拔。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的重新配置由国家竞争力决定,必然有掉队的经济体,消费国都有类似问题。危机进化的逻辑是三部曲:私人部门债务危机—公共部门债务危机—货币体系危机。

  这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恐慌情绪的发泄仅仅一个方面。资本外流已经发生,一段时间内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必然会受影响,预计出口下滑将拉低GDP增长率0.5%-1.0%。明年全球宏观总趋势是财政整固持续,实体经济下滑,外围流动性会继续宽松,中国等成长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半脱钩,部分依靠自身的增长和新兴市场内部的贸易增长来对冲下滑风险。预期明年1月开始,中国的紧缩政策就会有明显的调整。危机中确实有机会,特别是投资欧洲的机会。全球化和货币竞争过程中,现实的中国想要的就是价钱合理的交易,那就是市场经济地位、解除武器禁运、开放核心资产和技术、承认人民币国际地位。先行动起来的企业将获得未来的竞争优势。

  (作者系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行 情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