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证监会将从六方面完善公司治理

逐步形成上市公司差异化信息披露;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2011-12-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黄婷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昨日在上海出席“中国第十届公司治理论坛”时表示,提升中国公司的质量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前途和命运,公司治理没有“最好”但有“更好”。黄婷/摄

  郭树清表示,证监会将研究制定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探索设立合伙制资产管理机构;探索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加强研究探索设立公司型基金

  证券时报记者 黄婷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昨日在上海出席“中国第十届公司治理论坛”时表示,提升中国公司的质量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前途和命运,公司治理没有“最好”但有“更好”。在当下,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仍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公司治理规范应逐步从外部压力转变为内生需要。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从六个方面促进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并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证券、基金和期货公司的治理水平。

  郭树清指出,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股份制公司的繁荣,也使得公司股权愈发分散。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和内部人控制问题日渐突出,公司治理的理论也从“股东利益至上”的单边治理向“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转变。国际先进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永远追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把研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重视人才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诚信、守法和强烈的契约精神;挖掘一切提高效率的潜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多方共赢理念;让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以及尽最大可能做到公开透明。反观我国,也有许多公司茁壮成长,这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标志,可是也有不少差公司,甚至是烂公司能够持久地拿到资金,这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错配和巨大浪费,这正是我们对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担忧的地方。中国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关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探索出既适合我国市场发育现状又能最大限度促进变革和进步的治理模式。

  (下转A2版)

  (更多报道见A7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要 闻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专 版
   第A009版:专 版
   第A010版:专 版
   第A011版:专 版
   第A012版:专 版
   第A013版:机 构
   第A014版:基 金
   第A015版:专 题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