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证监会将从六方面完善公司治理

2011-12-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上接A1版)

  郭树清表示,明年是我国改革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20周年。在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双重推动下,资本市场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上市公司率先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逐步加强了股东大会的职权。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加强了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监事会的设立,强化了上市公司内部监察职能。上市公司经理层的市场化选择机制也逐步优化。其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并不断强化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坚持了职工民主管理要求和树立起强烈的企业公民意识。此外,监管部门强化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监管,建立了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完善了内幕交易综合防控体系。近年来,在国资委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动了整体上市,减少了关联交易,提高了上市公司独立性。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的企业,甚至是最优秀的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都明显存在着改进的余地。例如,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现实的“独立人格”,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干预较多;有的企业内部治理机构之间缺乏真实有效的权力制衡,监督制度流于形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司法救济不足,活跃、高效的控股权市场和优胜劣汰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缺失,使得市场机制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不强;许多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观念比较薄弱,也弱化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因此,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仍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郭树清表示,首先,最紧要的问题仍然是去行政化,从形式到内容必须做到官商分开。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范。第二,继续优化活化股权结构,增强对股东守法合规的约束机制。第三,探索长期激励机制和员工持股计划,为防范风险集中和集聚,员工持股比例一般不宜过高。

  郭树清指出,监管部门将从六个方面促进完善公司治理。

  首先,加强对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管的监管和问责,加大对不当行为的惩处力度,促进上市公司形成规范运作的内在机制。要鼓励引导股东自治、公司自治,将公司治理规范逐步从外部压力转变为内生需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自2012年1月1日起,这项工作由试点扩大到主板的上市公司,并将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择机实行。

  第二,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切实贯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披露原则,增强信息披露内容的针对性,逐步形成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上市公司的差异化披露。要增强信息披露形式的灵活性,借助网络技术更有效地披露相关信息。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查处,并积极推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司法保护制度建设。

  第四,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退市制度。推进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核效率与透明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第五,充分发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审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中的作用。

  第六,加强与国资委等相关部委的合作,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体系的作用,提升上市公司监管的效率。加强与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成熟市场在公司治理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而对于证券、基金和期货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郭树清表示,金融中介机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更为迫切,更为重要。他指出,目前,中国金融中介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并没有领先于上市公司,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到证券、基金和期货公司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力,导致一些公司高管经营决策短期化,风险意识淡薄,“老鼠仓”、利益输送等问题时有发生,也制约了其业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例如,由于长期激励机制不健全,使得公募基金在面对私募基金的竞争时,人才流失非常普遍。

  郭树清强调,为提高证券、基金和期货公司的治理水平,强化其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大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需求和居民投资者的理财需求,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第一,要树立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各类投资者的自觉意识,并将此作为证券、基金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坚持客户利益和基金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证券基金行业的长治久安,也才能使得证券基金公司取信于民,并得到持续的发展。

  第三,要完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应该在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的前提下,研究制定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探索允许专业人士参与发起设立合伙制资产管理机构。

  第四,强化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既要防止一股独大,又要防止内部人控制,平衡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在决策权方面的安排,探索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加强研究探索设立公司型基金,完善基金的治理机制。

  第五,持续改善证券、基金和期货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放松管制,增强市场和公司的活力,为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私募基金阳光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公司自律、政府监管、协会引导、公众监督的中介公司治理综合体系。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要 闻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专 版
   第A009版:专 版
   第A010版:专 版
   第A011版:专 版
   第A012版:专 版
   第A013版:机 构
   第A014版:基 金
   第A015版:专 题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