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金融对接文化渠道已经打开

2011-12-2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强

  证券时报记者 李强

  细细梳理文化产业,不难发现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的集中度普遍不高,文化公司规模偏小、个人色彩浓厚,大型文化企业不缺资金支持,小企业却频频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纪良认为,应鼓励各类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企业以各种形式进入资本市场。他建议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

  其实,伴随着政策的春风,文化与金融的对接渠道已经打开。2010年3月,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

  截至今年9月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2000亿元左右,除了在总数上有了较大幅度提升,而且贷款的增速上也有了较大提高。工行将在去年贷款增加140多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再追加92亿元贷款,增幅达17.71%。中国银行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较2009年初也增长了一半多。

  同时,文化企业发债融资也得到进一步释放。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一位负责人日前向记者透露,截至今年11月,该协会已累计接受18家文化类企业297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相信,债券市场已经为文化企业前期募集资金敞开了大门。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企业上市得到了证监会的支持。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在深圳表示,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这无疑给中小文化企业带来了福音。

  国家已经明确鼓励私人创办文化企业,并且对开办条件降低了标准。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就下文表示,放宽文化类企业的开办条件,对于改制后的文化企业,允许使用原事业单位名称或者符合企业名称登记规定的其他名称,对于外商投资的文化企业,只要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在名称中间使用“中国”字样。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近日也表示,文化部将逐步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实现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共赢。

  尽管如此,文化产业与金融的对接并非没有障碍。文化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创意型产业,其公司价值及文化产品的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导致金融机构对其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因而融资难问题较为紧迫。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秀的创意和强大的制作团队,而我国当前的人才结构、科技水平都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距离,产业的滞后性要求金融机构要慧眼识英雄,务实投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要 闻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专 版
   第A009版:专 版
   第A010版:专 版
   第A011版:专 版
   第A012版:专 版
   第A013版:机 构
   第A014版:基 金
   第A015版:专 题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