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理财随笔TitlePh

股市低迷 机构文采勃发

2011-12-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 楚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多难兴邦,这是古训。对于个人来说,历史经验证明,多难兴诗。您瞅瞅,历史上无论是诗仙、还是诗圣,抑或大诗人,有几个不是在人生落魄、穷困潦倒之时写就千古佳句的?要是仕途顺畅、人生得意,恐怕早就耽于享受,何来千古名句之一说!历朝历代的所谓才子佳人,要是一辈子油盐酱醋、小桥流水、卿卿我我地过日子,恐怕早就和我等凡夫俗子一般,沉默并且沉没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反倒是那些历经磨难,非得弄得个你死我活、涕泪滂沱,或者被卫道士棒打鸳鸯,才名垂青史、传为佳话的。

  股市也一样,行情好的时候,一帮机构整天忙着数银子,扯着嗓子喊“黄金十年”、“股指万点一朝间”,即便有点小文采,顶多只是词句稍微有点气势,更加能够唬人罢了。最近这两三年,尤其是今年以来,股指狂泻,恰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市场上的主力机构们闲来无事,也玩起了文采来,而且煞有其事,有的还玩出了一些水平。

  近日,一位基金经理在饭局间谈到上证综指十年间又回到2245点的原点,不禁“悲从中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脱口而出。此句源于唐朝大诗人杜牧的《遣怀》,原作为:“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上述基金经理本科和研究生学的分别是物理学和金融学,今朝股市低迷之下如此诗兴勃然,也算是另一种收获了。

  无独有偶,几位私募基金老总一起喝茶聊天,谈到股市跌跌不休,大家兴致陡升,段子信口拈来。试举几例,其一: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经飙升至逾2500家,美国股市两百多年也就3600只股票,如此说来,A股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其二:中国股市产后大出血,家人紧急拨打120,急救车旋即呼啸而至,护士一下车便给中国股市臂上插针抽血。一袋,复又一袋。家人惊呼,你要干什么?120说,融资呀!家人说,人都快死了,还抽血?120说,死不死我不管,我只管抽血。家人问,你是120吗?护士说,是。中国股市归120血库管辖。

  一向以严肃示人的券商研究报告,不少也“文思泉涌”起来。一家券商的一篇研究报告开头就引用了仓嘉央措的诗歌: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还有券商推出医药行业的研究报告,题目为“风吹难撼树长成”;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的标题为:避让需求之殇,探寻行业“曙光”;一篇食品饮料的研究报告标题为:创造美味新生活;一篇关于2012年A股投资策略的研究报告标题为:或跃在渊;更有券商的研究报告本来是其他券商投资策略的荟萃,标题却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兴趣的投资者,不妨在研读券商研究报告,借鉴其投资逻辑之余,好好品味一下其间蕴含的文采。

  股市不争气,机构自有争气之处。平素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职业投研人士,在行情不好之时文采大发,甚至诗兴大发,是不是应验了那句自我安慰最经典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聚 焦
   第A006版:焦 点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机 构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综 合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