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走进蓝筹 共建责任 2011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巡礼TitlePh

气候融资为绿色经济护航

2011-12-2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 旺

  经环保部测算,“十二五”期间,绿色经济能够带动3.4万亿的投资而如何使巨额的资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有关各方深入思考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绿色经济展望论坛》上表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首次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了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

  他强调,“十二五”规划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是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第二是适应气候变化,第三涉及到国际合作。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要进一步落实通过降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的强度来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要在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总要求下,将适应气候变化统一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当中去,要在生产力布局重点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在发言中指出,在中国征收碳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但是开征碳税及资源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统筹安排。在如何征收环境税方面,苏明指出,首先是费改税,通过收费的方式来征收;其次要抓重点,把握主要的污染排放物;最后,中国的环境税税率应该是低税率,在中国目前收费和未来治理成本之间来做一个选择。在通过财政支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低碳绿色经济方面,有六个手段应该考虑,第一,通过投资进行补助;第二,通过财政配合金融政策支持中国转型和绿色的发展;第三,通过股份投资的手段支持低碳经济;第四,支持担保事业发展;第五,政府采购;第六,税收手段。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表示,绿色经济是一个转型的概念,与中央提出的绿色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是一致的。这个转型包括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政府职能的转变。他强调,绿色经济起作用有两个条件,第一,环境监管必须到位、必须公平、催生治污市场和产业需求,第二,环境治理成果要有价,保障市场机制真正启动。

  《2011中国气候融资报告》指出,由于气候融资范畴尚不统一,各机构对气候资金来源与规模的预估各有差异,因此要结合气候融资构成,通过评估各渠道资金的可靠性,进一步了解影响资金可得性的多重原因。在国际气候融资推进方面,尽管主要渠道开始运作,但规模与稳定性方面远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全球环境基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规模远远无法满足需要;CDM机制虽然能够提供部分气候资金,但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2011年发达国家落实的“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不完全符合要求,绿色气候基金虽然启动,2013-2020年间却存在援助资金真空的风险。

  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是国际气候资金筹集和运用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利用国际气候资金以CDM机制下的资金流入,多边开发机构的资金流入和国外私人部门的资金流入为主,我国政府也从各方面着手推出了促进节能减排、刺激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带动了国内气候资金的投入,但我国对气候资金的筹措与运用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例如CDM面临转型,国外私人部门资金大量流入亟需监测与监管,财政对气候融资的支持力度仍待加强等,我国金融部门的参与力度还需加大。

  气候融资涉及到多部门的协调与管理。目前,我国气候融资的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气候变化管理部门已明确,气候融资治理体系亟待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政出多门,缺乏对气候融资政策的统筹考虑,对私人部门的资金缺少监管,难以估量其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该报告以实现气候融资“政府绩效、金融商机、顾问收益、企业绩效,居民效用”的多方共赢为核心治理目标,提出了关于设计气候融资的治理结构,尽快明确监管框架;加强多边、双边合作谈判力度,充分利用国际气候资金;设计碳交易机制,大力发挥碳交易市场的金融功能;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确保资金兼顾“减缓”和“适应”两个领域;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升地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充分发挥现有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或考虑设立政策性绿色银行;推进绿色信贷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及经济绿色转型;建设绿色证券市场,发挥资本市场绿色融资作用;充分开发其他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同时也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机遇。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碳汇,从源头减少排放,增加碳的吸收,研发低碳排放的技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交通和能源建筑等体系,更好地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样的目标,也通过作为体制和机制的一个方面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还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通过意识的提高,使全民全社会自觉参与到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列当中,落实绿色消费模式和低碳生产方式,从而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