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RQFII打响第一枪 基金追逐政策红利

首批RQFII规模200亿元,占香港市场6000亿元离岸人民币规模3%左右,RQFII未来空间非常大

2012-01-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丽 陈春雨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见习记者 陈春雨

  1月11日,首只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产品“汇添富人民币债券基金”在香港问世,宣告基金业期待已久的RQFII业务正式起航。这对基金公司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海外的大门,而已经获得相关资格的基金公司都在密集发售相关产品。

  “第一批RQFII规模200亿元,相比目前香港市场6000亿元离岸人民币的大水池还很少,但这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未来随着政策逐步放松,RQFII的空间非常大。”一位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总经理表示,基金公司海外布局之路还很漫长,但有RQFII这块“敲门砖”之后,基金业开始有了跟海外巨无霸们竞争的话语权。

  RQFII在港火爆发行

  未来创新值得期待

  公开信息显示,首批有9家基金公司及12家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获得RQFII资格和相关投资额度,合计规模200亿元。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这9家获批资格基金公司旗下首只RQFII产品都在陆续发行中。

  1月11日,汇添富发行了第一只RQFII产品“汇添富人民币债券基金”;1月12日,南方旗下RQFII产品“南方神州人民币债券产品”发售;而大成基金旗下RQFII产品预计1月16日发行;华夏首只RQFII“华夏精选人民币债券基金”将于1月18日正式发行。也有基金公司计划年后发行,如海富通预计2月发行,博时也在计划发行。

  目前,香港市场对RQFII反响热烈。如“海通中国人民币收益基金”上周三销售火爆,意愿认购金额已超过集资规模,并收到不少来自欧美及亚洲的伞形基金及长仓基金的兴趣。

  “我们总共获批了11亿元的额度,一些大机构就想一口全吃了。”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监兼南方东英总经理丁晨表示,目前香港市场对RQFII很热捧,这一是因为RQFII以投资债券市场为主,而内地基准利率比香港高,吸引了投资者。第二,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已经达到6000亿元,这个大水池,足以托起RQFII这条总额度200亿元的小船。

  基金业内普遍认为RQFII第一枪会胜利打响。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RQFII产品收益率整体估计与境内债券型基金相似,一方面,香港投资者不能合法直接购买内地债券基金、投资内地债券市场;另一方面,有些香港投资者是将美元、港币兑换成离岸人民币来认购RQFII产品的,如果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港币仍有一些升值空间的话,相对于其初始资产来说还有额外的汇兑收益。此外,目前境内债券市场已经于去年9月见底走强,股市的估值也处于历史底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RQFII基金应该能够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销售上,我们计划主要通过银行渠道面对个人投资者,预计占比达到一半以上;在机构投资者中,预计是以中资背景的企业为主,也会有一些其他的境外机构。我们也希望能够以RQFII产品为契机,为香港投资者提供境内证券的投资管理服务。”

  对未来RQFII产品创新,不少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期待,有消息称监管层正在研究进一步扩大RQFII试点规模,人民币A股ETF产品也正在积极研究当中。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未来在投资市场范围、投资工具、投资比例等方面都有继续创新的空间。大成国际总经理连少冬也表示,随着RQFII政策不断深化,定会有创新产品推出。博时基金相关负责人也表示,RQFII此次作为试点,经过市场的检验和有关部门的讨论后,将可能有第二批额度推出。还有一家基金香港子公司负责人表示,国内公募产品非常成熟,若未来政策上允许各机构百花齐放,将会把国内母公司的优质产品推销给海外客户。

  瞄准6000亿元蛋糕

  基金积累海外客户资源

  RQFII激起了基金公司的热情,香港市场的6000亿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巨大空间更是引发遐想,不少人士更是将RQFII当作打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上述基金香港子公司总经理表示,与富达等资产上千亿有百年运作经历的海外资产公司相比,中资资产公司力量相对薄弱。“RQFII给予我们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方面,中资机构熟悉内地市场,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RQFII也更有资源,可以投资于QFII无法投资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增加了与海外机构竞争的筹码。”

  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何一伟认可RQFII的“政策红利”价值。他表示,“RQFII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同时加强了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管理层将RQFII只授权于大陆券商和基金公司驻港分支机构,实际上是一种政策红利。”连少冬表示,目前内地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在于业务模式,而RQFII是可行的业务模式之一。更重要的是,这种“海外募集,国内投资”的模式,更能够发挥出国内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

  RQFII更能成为积累客户资源的重要渠道。华夏基金表示,RQFII让我们接触到以往没有涉及的香港本地零售客户,以及一些以往难以接触到的海外机构客户,扩大了客户基础。连少冬也表示,大成国际有欧美市场客户、香港本地客户以及中资背景客户,RQFII将会更多开辟境外市场客户和香港本地客户。博时基金人士表示,博时国际客户遍布亚洲及欧洲,RQFII可以令更多投资者认识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包括博时国际,有利开拓零售及机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RQFII激活的是一个巨大的6000多亿元的离岸人民币大市场。华夏基金相关人员分析,在香港市场目前6000多亿离岸人民币中,去除贸易结算背景的资金,个人储蓄大约1800多亿元。随着RQFII制度的实施,离岸人民币在原有的贸易结算功能、储备功能之外增加投资功能,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在境外的吸引力,如果香港离岸人民币储蓄规模再上台阶,RQFII额度也有望进一步增加。何一伟透露,2010年上半年,在港离岸人民币的总量约为700亿元,1年多时间就变成如今的6200亿元,增长速度着实惊人,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

  不过,前路虽然光明,但不并平坦。上述华夏基金人士就表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以本土市场为根据地,海外市场只是重要的补充。从空间上来说,海外市场规模很大,但我们自身能够很好把握的领域毕竟有限。走出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香港是第一站,在香港站稳脚跟后,才能再考虑走到更远的地方。既然要打持久战,就需要有清晰的战略、持续投入的决心和相应的资源、预算。在初期阶段就寄予海外市场过多希望,结果可能事倍功半。”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专 题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环 球
   第A008版:市 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专 题
   第A011版:专 版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