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出海之路刚刚开始

2012-01-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丽 陈春雨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见习记者 陈春雨

  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运作最长也只有3到4年时间,虽然拥有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这个催化剂,但面对激烈的海外竞争,对基金业来说,出海之路仅仅是个开始,未来在人才、服务、机制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与制造业相比,金融业其实是很难走出去的。”一家香港公司总经理坦言,因为世界各国的金融业都处于地方保护行业,而且对手异常强大,相对弱小的中资公司难言竞争力。

  造成暂时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股权、人才、实力、经验积累外,大成国际总经理连少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处于初期,投资工具较少,而境外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投资品种丰富,在投资组合管理上技不如人;其次,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有很多客户都是为机构投资者服务的,而国内基金公司的客户主要以散户为主,观念上需要改变。

  体制上的弱势也不容小觑。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坦言,在体制、观念、人才、品牌、实力、经验积累、产品开发设计等都与海外存有差距,最大的差距在于体制方面。在海外资产管理公司中,高层往往持有重要股份,可以激发他们从长远出发做一些战略性布局。以海外业务为例,资金集团的合伙人可以忍受25年的亏损,持续投入;而境内基金公司,股东往往较为注重短期分红,基金公司的留存和积累相对要少很多。

  在海外竞争中,提高投资实力是中国基金业的唯一制胜之道。但是从弱小变为强大需要时间,从新兵成长为巨人也需要时间,国内基金业从1998年到现在历史也仅有14年,从2008年开始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以来仅是第4年,因此,目前基金业只能稳扎稳打,在人才积累、海外市场熟悉,以及技术提升上不断自我修炼,投资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没有一份良好的过往业绩,客户如何相信你的投资能力。”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监兼南方东英总经理丁晨这样说道。金融市场的成功没有捷径可以走,这条路才刚刚开始。大成国际总经理连少冬表示,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要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既有服务于普通投资者的基金公司,又要有专门服务于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公司,还有服务于其他各种有融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实体,即VC、PE、REITs基金等。

  其实,目前绝大多数基金香港子公司都是亏损运作。数据显示,目前13家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基金公司合计出资达到10.5亿元港币,其中有6家基金公司出资都达到或者超过1亿元。而且,“香港子公司都设立在香港金融中心区,光租金每年都在千万港币,还有人才、设备、营销等方面投入,每年烧的钱都在2000万左右。”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第一批RQFII所得管理费收入,相比起前期投入成本是微不足道的。能烧钱运作的背后,绝大多数基金公司是瞄准了海外业务的未来空间。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专 题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环 球
   第A008版:市 场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专 题
   第A011版:专 版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