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2月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投行预计三成询价机构将休眠

2012-02-0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邱 晨

  证券时报记者 邱晨

  新春的爆竹声宣告了冬去春来,但询价机构的寒冬却才刚刚开始。多位投行发行部人士判断,至少将有三成的询价机构进入“休眠期”,暂停新股询价活动。

  春节之前,华宝兴业和信达澳银通过“友情提示”宣布暂停参与新股询价,这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而从券商投行发行部门反馈的信息显示,投行对未来新股发行预期比较悲观。某合资券商投行人士甚至预测,“保守估计,将有三成或以上的询价机构不再参与打新。”

  据此前媒体报道,目前排名前二十家的基金当中,已有3家表示暂停新股申购,另有多家则对打新持相对消极的态度。

  从投行反馈的信息看,最令投行人士担忧的是基金暂停打新将会产生连锁效应。在目前的各类询价机构中,相对于保险和信托,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和定价能力相对较强。许多询价机构则唯基金“马首是瞻”,一旦基金公司调整了打新战略,其他机构效仿跟进将是大概率事件。

  上述担忧并非多余。某上市券商资本市场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该公司的管理层已经表示了质疑:在多家基金宣布暂停打新后,该公司的自营部门为何还要继续参与新股询价?

  一月份新股二级市场表现欠佳则进一步加剧了投行的忧虑。数据显示,1月份上市的10只新股,有6只新股在首日破发。其中家家食品、利君股份分别下跌26.3%和16.9%。新股发行市盈率则再次呈现下降趋势。

  Wind数据显示,1月份询价机构参与首发及配售的平均每次动用资金为1.02亿元,较去年12月份1.42亿元环比下降28.17%。

  据悉,近期监管部门曾向各基金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新股询价申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应高度重视新股询价申购的管理工作,加强内控、监察稽核,不得受人请托进行报价,不得进行非理性报价等。

  西部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上述《通知》对基金公司新股申购行为的规范,将在短时期内进一步影响基金参与打新的频率和热情。而在基金恢复打新热情之前,其他询价机构的参与度也会受到影响,新股发行市场的沉闷态势短期内仍将延续下去。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