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询价机构赶集与投行卖菜:一锤子买卖

2012-02-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邱 晨

  证券时报记者 邱晨

  2000年,中石油H股全球发行,高盛担任主承销商。为了将发行价格提高1分钱(港元),中石油与承销商高盛在发行前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谈判,最终双方才达成协议。类似这种情况在海外是司空见惯的。

  国内恰恰相反,投行想方设法为发行人着想卖高价,询价机构如同赶集一样参加路演,报价高个几十元是常有的事情,然后一帮发行人乐呵呵地数着钱,心满意足地离去。

  一锤子买卖

  为什么国内投行在承销新股发行时总是站在发行人一方?从本质上看,投行本应是站在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根据双方的诉求来协调和平衡双方利益的中介角色。但是,为什么投行很少愿意维护询价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

  记者在与多位投行发行部人士充分交流后发现,在投行看来,现阶段A股市场上,投行承销首发(IPO)项目发行还只是“一锤子买卖”。

  从流程上看,当投行要承销发行一只新股时,他们会逐一发函通知各类询价机构,然后组织人力前去那些对新股表现出兴趣的询价机构处做路演,最后想办法让这些机构在询价时尽可能地报个好价钱。不过,一旦新股发行完毕,投行和询价机构的亲密关系就告一段落,如若“有缘”则得等到下次再有新股发行时才相聚。

  “今天来了一批询价机构,下次来的往往换成了另一批询价机构。”西部某投行资本市场部人士在谈及对承销新股发行的感受时说道。

  这种赶集式的新股询价方式,让投行与询价机构之间没有形成任何利益纽带,但是投行的利益却与发行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投行的疑虑

  那么,如何让国内投行像海外投行一样,在IPO承销时同时兼顾发行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从而改变“一锤子买卖”格局呢?答案很简单,让投行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即可。

  但是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记者发现,多数投行人士的疑虑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我们的投资者在哪儿?”

  在国内当前环境下,普通投资者,或者说散户投资者仍占据资本市场的绝大多数。从投行的角度看,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亦即投资者群体过于分散,投行很难有办法找到一个可以对接的主体。

  同时,与国外众多大型机构投资者相比,我国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仍较小,且分布比较分散。另外,根据现行IPO网下发行制度,询价机构申购时仍采取摇号中签的形式,换句话说,也就是报价高者不一定获配,申购量大者也不一定获配。因此,投行即便想维护询价机构的利益,却也常常显得有心无力。

  “把别人叫来了,花了很多功夫,最后让人家空手而归。”这是许多投行人士谈到难以维护与询价机构的关系时,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因此,站在市场化的角度上看,如果没有办法将投行与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捆绑,那么仅从道德上要求投行多考虑投资者的利益是不现实的,而眼下要求投行学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只会流为一句空话。

  利益绑架

  记者在与投行人士交流的过程中,还听到了一个发生在新股发行时的有趣故事。一家投行发行部人士正在为一只新股的路演和询价做准备时,发行人的代表来到了这家投行,并抛出了“你们只要负责找几家询价机构来凑数,剩下的买家机构我们来找”这样的话。

  由此可以想象,对于投行来说,常常遇到这类“神通广大”的发行人并不稀奇。事实上,在目前环境下,国内不少“背景深厚”的上市公司是投行得罪不起的,投行在承销发行过程中也就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考虑到目前投行新股发行的保荐费用、承销费用和超募提成均来自于发行人的口袋,因此对于投行来说,自己不用干太多的活,发行人自己找个好买家、定个好价钱,投行又何乐而不为?另外,发行人股票上市后还有机会为投行创造增发、配股、发债等收入机会,投行当中已经有意或者无意地被发行人“利益绑架”了。

  在投行看来,一边是“发工资”的发行人,一边是“来赶集”的询价机构。如果说市场化的其中一条核心原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尽量卖个好价钱”就成为了投行必然的选择。因此,投行一面倒地倾向发行人利益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创业·资本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