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2月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或被高估

2012-02-0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项 峥

  新年一月份全国信贷投放总量数据很快就要出炉,是否破万的争论也将就此平息。无论最终信贷数据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一月份全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总量不太可能重现2009年同期天量的情形。进而言之,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可能被过高估计。

  “早投放、早受益”是近几年来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时间安排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对当期经营利润确认的原则,以及金融机构激励与当期利润相挂钩的制度安排,尽早投放,可以最大程度锁定当期的经营利润,符合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层的短期最大利益。但显而易见,这并不符合金融机构自身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事实上,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与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期限安排上存在“错配”。

  即使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层依然存在“早投放、早受益”的冲动以及尽力做大信贷规模的主观愿望,应该看到,这种主观愿望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严重制约。首先,风险顾虑将会抑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冲动。在现行制度下,不良贷款出现,有关责任人将会被终生追责。即使可以免责,中间过程的相互扯皮、审查也会让人焦头烂额,影响到绩效兑现。第二,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受到宏观经济面制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存在顺周期特点,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不能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过高估计。第三,流动性也会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2011年,全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9.6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万亿元。特别是在国际收支形势变化导致外汇占款减少的情况下,流动性生成机制出现重大变化,由此也会降低金融机构流动性来源的稳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

  当然,是否会出现金融机构“惜贷”的情况,现在尚难判断。不过,金融机构“惜贷”情形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前,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惜贷”情形。当时背景是监管当局严控不良率。随着对金融风险顾虑的加重,今年金融机构会不会出现“惜贷”,对此目前尚难做出明确的判断;如果真的出现“惜贷”,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金融机构顺周期经营行为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存在背离。特别是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需要金融机构信贷的支持。如果切断信贷资金来源,则企业经营将面临困境,金融风险也将浮出水面,并可能会有连锁反应。这又涉及到个体理性但群体无理性的合成谬误。综合来看,需要密切观察经济运行态势,对政策进行动态预调微调。若出现金融机构惜贷情况,需要高度关注,并及时应对。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舆 情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