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2月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一流投行崛起的背面

2012-02-0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游芸芸

  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

  国内证券业正面临着综合治理后的最大一次变局。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去年曾提出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投行。针对现有行业的创新少,杠杆率、规模偏小,专业程度低,高端人才匮乏等现状,他提出了放松管制、鼓励创新、以客户为中心、加大对外开放等构想。每一步皆是当今证券行业转型的关键点。

  正因如此,中信证券等公司高管纷纷从制度建设以及行业准备等方面对打造一流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一时间,市场对国内一流投行的崛起充满期待。

  近期,关于发行制度、保荐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共识越来越清晰,行业面临大发展、大变局时,也就是迈入“危”和“机”并存的时刻。依照参照物原理,当他人全力冲刺,后面的人即便保持匀速,也是一种倒退。

  在制度逐步释放红利、少数券商积极备战一流投行战略版图时,是否还有券商依然还在大牛市的余味中徘徊?

  笔者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如果再来一波类似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券商的好日子又会来到。”为迎接新的市场高峰,许多券商目前的交易通道负荷上限已提升为日均成交额8000亿元,而相关交易机构的系统则已升级至万亿级。这意味着,未来日均万亿交易额已然得到行业共识。

  数据显示,2007年~2010年,证券行业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分别为1755亿元、970亿元、1555亿元、1177亿元。按照最高年份2007年计算,如果行业佣金费率降至其1/5,同样的成交额情况下代理买卖证券行业佣金收入能超过300亿元。

  不可否认,再来一次波澜壮阔的牛市,证券公司的通道业务或仍将收获其他行业艳羡的暴利,但是交易通道收入缩水后,300亿的蛋糕会剩多少?

  即便按照目前券商经纪业务最高市场份额5%计算,单家公司相关业务最多收入在15亿~20亿元左右;而那些市场份额在1%以下甚至更低的公司,面对不断高企的人力和系统成本,前景则相对堪忧。

  从这个角度而言,一流投行崛起是对其他投行的一种警示。当创新作为一种制度定格,宽容试错成为前进的动力运转起来,那么一流投行崛起的同时,就是“不入流”券商的结束。

  那些在上一波破产倒闭潮后患有“剩者为王”后遗症的高管们,或许该醒醒了。只要生存、等待就会迎来赚钱机会的时代即将过去;靠着牛市盈余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将不再长久。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