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政策微调扰动楼市 地产板块行情未终结

2012-03-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春雨
  张常春/制图

  中欧中小盘基金经理王海:国内房地产调控势必要坚持下去。从证券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今年的投资机会将十分的显著,或有可能在今年演化出2009年以来的一轮反转行情。选股上,偏向于业务简单的、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

  中海基金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陈忠:房地产信托的兑付会成为制约行业资金面的因素之一,但很难形成系统性风险,只要行业销售不出现大的问题,资金链的风险就是局部的,很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见习记者 陈春雨

  春节后,在信贷放松和政策微调预期下,房地产板块迎来小阳春。但随着佛山、芜湖、上海等地放松政策相继被叫停,上周房地产股再次陷入僵局。中央调控与地方政府如何博弈?未来房价走势如何?本次反弹是否告一段落?本周圆桌论坛特邀请中欧中小盘基金经理王海,中海基金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陈忠共同探讨。

  调控大方向不变

  小范围会有松动

  证券时报记者:继芜湖后,“上海居住证三年以上可购买二套房”上周被叫停,这是否意味着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中,中央仍将保持强势,地产政策不会松动?

  王海:国内房地产调控势必要坚持下去。因为过去十年房地产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尤其一线城市房价过高,这些问题需要适当加以处理,以免未来某一天问题集中爆发导致对经济的巨大负面冲击。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行政化调控手段是政府出于无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暂时措施,一旦制度性、市场化的手段得到推进,相信政府会解除这些临时性行政措施。

  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份以来,地方政府已进行多次这方面的微调动作。往后看,预期政府将针对首套房等刚需采取适当微调政策,如贷款利率优惠、按揭成数下调等。

  陈忠:上半年政策明显松动的可能性很小,无论是芜湖还是上海,都得到来自中央层面的否定。但是下半年,随着调控效果的进一步巩固和整体宏观经济环境的明朗,目前这种严厉的调控方式应该会有一定范围内松动的可能。

  房价呈微跌态势

  证券时报记者:从目前公布的房价数据看,政策调控对于价格刺激效果已开始显现,如何看待未来房价走势?房地产商会否采取降价来回笼资金?

  王海:由于中国是个大国经济体,不同区域间的房价趋势肯定有不同之处。预计今年房价将基本保持在微跌态势,要出现明显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小。房地产商目前普遍的态度是适当降价跑量,没有谁会想到去提价。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到今年年末,尤其是明年,由于可售房屋的大量减少,房价到时候有可能出现飙升。要预防这种局面成为现实,调控政策现在就要开始适当针对性的微调了。因为从拿地到房屋预售,这之间有个漫长的过程,最快也要6~12个月的时间。如果等这种局面的出现成为比较明显态势时再来调整政策措施,那时已经晚了不少时间。

  陈忠:来自草根的调研情况显示,目前大开发商的策略进入到积极推货的阶段,价格相比前期高点有了不同程度的优惠,客户来访量也明显回升,这与我们近期观察到的成交量环比回暖的统计结果相吻合。从全年角度来看,房价最剧烈的调整阶段已经过去,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行空间有限。具体到其他的城市,现在还很难一概而论,主要取决于区域的供求关系和开发商的资金状况。

  政策是短期干扰因素

  证券时报记者:在上海政策松动被叫停后,地产股普遍出现调整,您认为调整的时间和幅度有多大?

  王海:上海政策叫停是市场短期的干扰因素,导致市场情绪受影响,房地产公司的股价出现一定波动,这很正常。对于房地产板块投资而言,我更加关注的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发展趋势如何。目前来看,我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政策顶部在去年10月就已经出现,后面只可能是趋向转好。唯一不确定的是,具体转好的进程节奏以及措施等,但整体的大趋势还是较为确定的。如果确信是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阶段性出现了不利的扰动因素,或许反而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机会。

  陈忠:自去年末开始,我们对地产的看法就相对正面,这种对地产的看好不会因为短期的、地方性的政策变化而改变。虽然短期地产的涨幅较大,在短期政策面临冲击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回调风险,但地产的行情不会就此结束。从全年的角度看还是比较乐观的。

  信托集中兑付

  系统性压力不大

  证券时报记者:据统计目前房地产信托存量有7000亿元,2012年到期约为2500亿元,2013年有2800亿元,这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多大?

  王海:对于房地产信托问题,市场过于担心。首先,接近3000亿元的规模是行业整体数据,对具体公司压力不大。例如万科,本身拥有数百亿现金,几十亿信托的规模并不用太过担心。其次,有少数的确是存在一定压力的信托项目,相关的信托公司和地产公司早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措施很多,例如提前结束信托项目或者是转卖给更有实力的接盘者等。从今年全年来看,个人认为房地产信托出现问题是小概率事件,即使发生问题,也只是个别的、散点式的,不大会出现普遍的、大面上的问题。

  陈忠:房地产信托的兑付会成为制约行业资金面的因素之一,但很难形成系统性风险,只要行业销售不出现大的问题,资金链的风险就是局部的,很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我们预计今年全行业的销售额还会保持在5万亿元以上的规模,将有效支撑行业的资金来源。相比而言,2000多亿元的信托兑付压力并不是行业的主要变量,土地和建安支出都存在灵活调整的空间。

  投资价值凸显

  超配地产股

  证券时报记者:在连续两年走低之后,今年地产股的投资价值是否已经显现?对于该板块您会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王海:从证券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今年的投资机会将十分的显著,或有可能在今年演化出2009年以来的一轮反转行情。在选股上,偏向于业务简单的、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招保万金”当然很典型,同时也有不少二线的优秀公司存在显著的投资价值。不过,房地产行业股票中也存在数量众多的概念题材股。

  陈忠:我们全年的投资建议都是超配地产,但策略上会阶段性做出调整。从风格来看,上半年还是关注稳健的一线品种和成长性确定、估值便宜的二线品种,下半年可以适度超配弹性较大的二、三线品种。

  链接

  2011年10月11日,佛山政府率先抛出放松限购的政策,成为首个吃螃蟹的地方政府,最终迫于压力,于当日晚间11时24分发布通知,决定暂缓实施放松限购的政策。

  2012年1月22日,广东中山将商品房限价由每平米5800元上调至6590元,2月16日,中山住建局和国土局发文称,上述为部门试行措施,今年将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2012年2月9日,芜湖市发布通知,凡2012年购房,免契税,发放补贴以及购房落户等优惠政策,3日后新政便流产。

  2011年2月,上海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持上海居住证满3年可买二套房,出台7天后被叫停。

  (余子君 整理)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6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7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8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9版:机 构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市 场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消费长牛股何以坐享通胀红利?
政策微调扰动楼市 地产板块行情未终结
投资石油股票远胜投资实物
微言大义
基金:经济下滑趋势放缓
市场结构性行情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