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反弹提振信心 私募抢发新产品

2012-03-0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楚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今年以来,A股展开一波中级反弹行情,市场信心得到较大恢复。尽管“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销售规律在私募基金上面也同样适用,但部分有着客户基础和良好过往业绩的私募基金正开足马力,逢低抢发新产品。

  深圳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的流动性逐步宽裕,监管层对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种种迹象表明,一轮较大行情呼之欲出。“在这个点位发行新产品,给客户赔钱的概率很小,目前的反弹仅仅是超跌后的估值修复,一旦上市公司业绩好转预期增强,一轮业绩驱动的行情更值得期待。”余定恒透露,下一步打算发行一款对冲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证券时报记者还了解到,上海、北京部分过往业绩较为优异的私募,近期正密集和客户沟通交流,博弘数君总经理刘宏此前向证券时报记者打趣道:“最近都成了空中飞人,主要是奔赴各地密切联系客户,把我们对市场的看法告诉客户,也把产品的特点、理念向客户讲清楚。”

  不过,有私募基金市场总监表示,在经历了去年A股市场的大跌后,尽管今年以来股指展开反弹,但部分客户仍然保持谨慎,很多人认为股市整体赚钱效应仍不明显。在目前点位下能够成功发行私募新产品的,只能是那些客户资源较好、历史业绩较为优秀、品牌知名度较高的私募基金。

  深圳一家规模较小的私募基金老总就遗憾地表示,尽管他认为目前是市场底部,如果能成功发行新产品,有信心做好业绩,为客户带来优异回报,但无奈公司知名度太小,“发行新产品对我们来说有心无力,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老产品业绩先做好,争取在合适的时机再发行新产品。”上述私募老总表示。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6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7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8版:2012两会特刊
   第A009版:机 构
   第A010版:机 构
   第A011版:基 金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监管部门日前发文,允许同时申报最多3只境内同类型新基金的募集申请
防套利保收益 一批低风险产品紧急闭门谢客
5只新基金上周获批 新产品密集申报
申万菱信:密切关注两会行情
反弹提振信心 私募抢发新产品
南方基金杨德龙:调低经济增速目标为调结构预留空间
基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