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一私募被迫赎“跟投”

2012-03-1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 墨

  证券时报记者 陈墨

  去年市场疲软,不少阳光私募日子更是难过,近期甚至出现一家阳光私募被迫赎回“跟投”资金的情况。

  据今年2月份一则私募公告显示,根据管理人提交的申请,依据信托合同约定,将信托文件内容中的“信托计划期限内,委托人代表不得赎回其持有的信托单位”,修改为:“信托计划期限内,委托人代表可赎回其持有的信托单位,但赎回后持有信托单位份数不低于100万份。”约定中的委托人是指阳光私募,而所投资的信托单位是私募基金发行时,信托公司要求私募公司“跟投”的份额。公告显示,此产品无固定存续期,目前净值低于1元面值(公开资料未发现分红),亏损幅度超过10%,若该私募赎回跟投资金的话,显然是亏损的。

  据上海一位第三方研究人士表示,之所以出现赎“跟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这家私募经营困难,比较缺钱;或者是有其他业务安排,用这笔资金从事其他业务。他表示,私募提前赎回“跟投”的情况此前并不多见。不过,他认为,只要符合合同条件,提前赎回也没有太大关系。

  实际上,为了让私募基金和投资者利益绑定在一起,不少信托公司要求私募基金每成立一期产品就跟投一部分资金,一般是100万至200万元,而很多私募2007年刚成立时跟投更多,出现过跟投500万至1000万元,有的甚至要求跟投10%。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跟投金额和实际私募产品运作的关系并不大,但是跟投能够表现出把自己的利益和客户利益绑在一起,有些客户就是因为私募跟投较多才申购的,而私募提前赎回,可能会伤害部分投资者的信心。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2012两会特别报道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2012两会特别报道
   第A006版:2012两会特别报道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市 场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A013版:信息披露
   第A014版:信息披露
   第A015版:信息披露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
   第C021版:信息披露
   第C022版:信息披露
   第C023版:信息披露
   第C024版:信息披露
   第C025版:信息披露
   第C026版:信息披露
   第C027版:信息披露
   第C028版:信息披露
意兴阑珊 一批阳光私募今年无发行计划
大数据:开启IT行业新黄金时代
私募博言
利润越来越薄 定增市场私募保持观望
货币政策面临拐点 部分私募确认底部
私募两月成立5只定增产品
信息快车
流动性回归 私募激辩后市
一私募被迫赎“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