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购销格局失衡 玉米价格大涨触新高 2012-03-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于 灵
大连玉米期货价格突破2400元/吨关键阻力平台后,在东北现货价格高位坚挺支撑下,投资心态转变拉动期货价格大幅增仓上行。昨日玉米期货主力9月合约最高价格已达到2458元/吨,日增仓3万余手,持仓量高达到76万余手,成交量也连续3日达到40万手以上,市场交投异常活跃。而近月5月合约最高价格触及2478元/吨,与历史高位仅差1个点位。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平衡稍显宽松局面并未改变,国内资金流动性依然偏紧。然而针对春节之后期现价格快速大幅上涨的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国内地域性阶段性购销结构发生了变化。 市场商品粮多于去年 在东北玉米市场,受资金流动性下降及年前期现价格快速回落影响,大型贸易采购缓慢,库存水平偏低。而今年大部分玉米主要集中在小贸易商和农民手中,并受冬季严重干旱和粮食质量较好导致惜售情绪加重,该部分粮源要比同期增加20%-30%。 同时今年最突出的市场特点就是粮源分散。当前惜售情绪推动价格上涨,那么如果后期市场价格一旦出现逆转,由于农户和小贸易商的市场议价能力不足,市场心态也将发生快速倒戈风险加大。 东北玉米市场提前启动 今年华北地区受长期阴雨天气影响,整体粮食水分偏高。由于无法达到存储标准,所以历年10、11月份采购华北地区玉米的企业转向东北市场,导致东北市场提前两个月供应市场。据本网粗略统计,东北为华北地区正常出粮减慢至少弥补了600万吨的缺口。所以东北担负起了供应华北地区需求和华北在销区的市场需求两方重任,也是导致当前东北玉米价高的主要原因。 反之,华北黄淮地区便留存下来了2个月的商品粮,随着现在东北的价格过高涨幅,那么未来3个月山东和黄淮的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或将放弃采购东北市场,进而转向华北黄淮地区。所以从整体国内供应量上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当前价格的不合理仅是由于购销格局失衡所致。 深加工饲料需求下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国家食品安全调控影响,深加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目前已临近亏损边缘。受资金紧张和需求低迷影响,生产库存普遍与同期相比下降1月之多,并且当前部分企业有停产减线状况出现。那么按每年深加工企业生产4380万吨的生产能力估算,也就是市场多出360万吨的市场余量。 由于今年养殖效益大幅下滑,在当前疫情蔓延及玉米、豆粕等养殖成本大幅提高下,养殖户必将缩短养殖周期提前出栏,所以对饲料的需求也在下降。当前据市场调研,大型饲料企业销售已经下降10%-20%,中小型企业则下降更多,导致饲料企业备库积极性下降。从去年年底开始大部分采取随用随采的操作策略,去年同期饲料原料库存量为3-5个月,相比今年饲料原料库存仅为1-2个月。那么按每年饲料玉米消费11240万吨的需求能力估算,也就是市场多出1870万吨的市场余量。 廉价美玉米觊觎中国市场 从国内经济形势及外部市场来看,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拖累价格难以重回8美元时代,国内通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调控下,也难以出现6%的高涨状况。如果国内玉米价格继续强行过度上涨,那么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必将增加美玉米进口或蛋白进口,将对国内市场尚存大量潜在玉米供应陆续上市形成冲击。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购销格局失衡导致东北玉米价格异军突起,而以东北港口价格为主要参照依据的期货市场价格才有大幅上涨行情出现。由于今年整体企业库存不合理,仅从用粮企业降低库存方面,市场就已经多出2230万吨。所以在国内产量、商品粮供给充足和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双背景下,后期市场价格上涨动能有限,建议市场不要盲目乐观追高,应该保持谨慎投资操作。 (作者系中国玉米网研究员)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