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打击恶炒新股抓住了“牛鼻子”

2012-03-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允峰

  最近,沪深交易所分别对恶炒新股出重拳。3月7日,深交所祭出打击新股炒作“杀手锏”,对新股上市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进行调整。深交所发布的《关于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的通知》主要包括:新股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10%;盘中换手率达到或超过50%。3月8日,上交所也出台类似规定,只不过把换手停牌标准提高到80%。

  恶炒新股是A股市场多年来形成的顽症,深交所此次出重拳打击,其力度之猛,其制度之严都是前所未有的。炒新的资金看重的往往就是新股上市当天过高的换手,以及可以当天建仓利用无价格上涨限制疯狂拉升,如今按照深交所的新规,不仅新股换手50%要停牌,而且上涨幅度距离开盘价上涨10%也要停牌,况且在停牌后只留出停市前3分钟用来集合竞价,也让炒新资金缺少拉升时间,可谓是抓住了恶炒新股的“牛鼻子”,在今后深交所上市的新股,多数都有要被停牌的可能。

  但再完美的“药方”也有负作用,深交所的新《通知》客观上也造成了新股上市筹码供应量的人为减少,毕竟只要换手达到50%就要停牌,针对这一点,笔者建议取消网下配售股的锁定期,从而加大首日股票流通量,增加新股被恶炒和操纵的难度。

  目前在新股发行中,对网下发行部分存在3个月的锁定期,毫无疑问,这同样在客观上造成新股上市首日流通数量较少,使得首日交易中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大大降低,而投机盘成为主导力量,从而放大了新股的涨幅,因此,应取消网下配售锁定期,加大首日股票流通量可以同样能够起到打击恶炒新股的作用。

  在A股市场,新股成为“有毒资产”已经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在2月底,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最让人不可思议的股市顽症是“打新”。去年新股发行价平均是47倍的市盈率,比前年已经低了约20%,但还是老股价格的3倍以上。据报道,据上交所抽样计算,高位接手的中小投资者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套牢或“割肉”,上市首日买入新股的散户3个月内有56.7%亏损。由此可见,在根治“新股有毒”的市场现象时,除了在新股上市的最后一个环节出重拳之外,从新股发行的源头上入手同样不能被忽视。

  要保证新股发行价格的合理和真实性,提高机构的配售比例或许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按照A股的询价机制,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数量在4亿股以下的,网下配售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20%;公开发行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网下配售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50%。但与国际市场相比,这个比例是相对较低的。在香港市场,向国际机构配售的比例通常在80%以上。如果能够将大比例的股份向询价对象进行配售不仅可以增加投资者合理报价的动力,而且可使新股IPO具有更合理的定价基础,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新股上市的首日收益率,从而减少新股恶炒现象的发生。

  当然,IPO环节可逐步引入存量股份发行,也会从新股供应量的供求关系上遏制新股恶炒。存量发行一方面增加了发起人股东转让股份的途径,另一方面可以在发行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上市公司最终获得的募集资金量,降低过多超募资金为企业运营能力带来的压力。存量发行的最大好处是避免了新股上市之后带来的大量限售股对未来股价的冲击,这对于A股市场的长期稳定而言是最为需要的。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2012两会特别报道
   第A006版:2012两会特别报道
   第A007版:2012两会特别报道
   第A008版:机 构
   第A009版:基 金
   第A010版:专 题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深层次改革应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流动性好转还将延续
国债期货渐行渐近
后福岛时代:核电何去何从
打击恶炒新股抓住了“牛鼻子”
救助希腊无法解决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