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记者观察 当研究插上创新的翅膀 2012-03-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游芸芸
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 在部分券商研究所所长眼中,传统卖方研究业务有时形同鸡肋。 其实,每家研究所都有难言之隐。在奔向卖方业务的大道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所穿插入内。围城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小券商研究所对收入渴求的目光所及之处,却往往是大型券商穿梭于各大公募基金时的无奈。 夹杂在卖方研究收入裹足不前、研究服务边缘化及畸形化之间,卖方研究带给大中型券商的兴奋感节节消退。券商持续收入的不确定性,在人力成本不断创出天价的面前更显脆弱;抄袭、放卫星等负面新闻轮番轰炸,更引起市场对证券研究合理性的阵阵质疑。 或许除了证券分析师群体,许多人都认同现阶段证券分析师价值被高估,理应适度回归。与之相应的是研究服务定位的再归位——回归于专业研究本源,而非内幕消息和内衣秀。 市场从未否认系统专业的证券研究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资本市场重要因子存在的必要和必然性。只是当下发掘证券研究本质的多元化市场服务功能显得尤为迫切。 创新大潮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就怕没料,一旦有了,这个领域就好玩了。”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所长笑着说,他嘴里的“料”,正是资本市场等待开启的多项业务和产品创新。 证券研究憧憬插上创新的翅膀,一改过去郁闷的境遇。 在大牛市中,证券分析师被赞誉和鲜花包围;在熊市中,分析师因不断上调的估值而频遭质疑后,单边市以及研究标的物稀少的“硬伤”才暴露于理性人士面前。 在股市里,参与者专业门槛相对低下,研究的专业技术能力容易被忽视。牛市中“人人是股神”便是很好的例证。 如同富人避税聘请专业律师或会计师,越复杂的市场越需要更高段位的参与者。此时才是真正考验研究和投资能力的时刻。 当市场允许做空、基础产品更加丰富,组合投资达到数百种、数千种时,只懂ABC的基础选手无法轻易取胜时,研究的专业需求和影响力将成倍增长。 但产品和机制变革并非券商证券研究的救命稻草。缺乏踏实的研究精神、科学合理的激励管理机制,所有外在的机遇都只是失败者苍白的陪衬。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