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2012-03-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证券代码:600988 证券简称:ST宝龙 编号:2012-014

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媒体质疑相关事项的澄清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近日,有媒体刊发了质疑宝龙年报及财务报告真实性的《ST宝龙薪资大涨2.5倍 专家质疑公司财务真实性》的文章,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就相关事项澄清公告如下:

一、有关媒体刊文质疑事项如下:

1、“根据ST宝龙2011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员工28人,无生产和销售人员,管理人员5人,财务人员4人,技术人员5人,总经办人员14人。其中,董、监、高人员14人共领薪43.54万元(包括4名离职高管或独董)。全年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共计437.8万元,应付职工薪酬期初是6万元,期末是14.6万元。

而2010年报则是,员工32人,无生产和销售人员,管理、财务、技术人员数跟2011年一样,总经办人员18人,董、监、高人员14人共领薪(包括3名离职高管或独董)37.84万元,全年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共计131.5万元,此外应付职工薪酬期初是3万元,期末是6万元。

由此可知,2010年ST宝龙主营业务收入6460万元时,共有32名员工应得的薪酬待遇应是134.5(131.5 6-3)万元;2011年ST宝龙主营业务收入4904万元,28名员工全年的薪酬待遇应是446.4(437.8 14.6-6)万元。

以上数据可推算出,2011年ST宝龙普通员工的年薪22.38万元,公式是2011年剔除董监高后总薪酬(446.4-43.54)/剔除董监高后的普通员工人数 (28-10)=22.38,而2010年ST宝龙普通员工的年薪是4.60万元,公式是2010年剔除董监高后总薪酬(134.5-37.84)/剔除董监高后的普通员工人数(32-11)=4.60,同比大涨386%。

更离奇的是,2009年ST宝龙为员工支付的工资、福利共计174万元,而当年员工117人,员工的年薪尚不足1.5万元。

相比2010年,ST宝龙员工人数减少,主营业务收入下降24.09%,员工年薪却大涨386%,公司业绩表现竟然与员工收入严重背离。

ST宝龙2011年报中还显示,在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辞退福利一栏中完全为空白。2010年报及2009年报中,这三项也均显示为空白。”

2、“薪资待遇数据打架,财务真实性待解?

ST宝龙不仅薪资支出异于往年,而且薪资方面的数据,在年报财务科目中竟然自相矛盾,现金支出远大于实际账目费用。

ST宝龙的2010年报应付职工薪酬显示,应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报告期增加224.2万元,本期减少248.7万元,减少的248.7万元应该是ST宝龙2010年已经支付给职工工资等资金,但令投资者困惑的是,2010年ST宝龙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仅131.5万元,两者数据相差117.2万元。甚至,ST宝龙2011年报也不例外。在ST宝龙2011年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本期减少是394.6万元,但对应的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是437.8万元,两者相差43.2万元。

值得一提的还有,ST宝龙在2011年并无销售人员,但年报却显示销售费用中有工资及福利51.5万元,而2010年ST宝龙无销售人员,何来的销售费用在无销售人员情况下,却有销售费用,乃至工资和福利,实在令投资者摸不着头脑。

此外,ST宝龙2011年报还显示,管理费用中员工工资及福利215.8万元,销售费用中的员工工资及福利51.5万,还有期初应付职工薪酬6万元,三者相加273.3万元应该是2011年应支付给员工所有的工资福利等,但ST宝龙支付的是437.8万元,二者相差164.5万元,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财务专家景小勇表示,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该与应收职工薪酬中的“本期减少”的合计数一致,但ST 宝龙该两项数据差距很大,不排除财务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数据的“异常现象”,武汉大学法学院孟勤国教授认为,ST宝龙可能存在两套账,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列出的员工工资是为了逃避个人所得税,而且支付给职工的现金437.8万元可能是为了增大成本逃避企业所得税,或者这些突然增加的薪资是不正当的开支,而被列入了薪资。”

二、本公司自查报告如下:

1、关于防弹车业务及公司员工问题:

本公司前身为广州东方宝龙汽车工业股份公司,主营业务为防弹运钞车的生产和销售,2005年因本公司资金链断裂,各项资产因诉讼被银行及债权人轮候查封,时任董事会及管理层为了维持和保留防弹车生产业务、盘活资产,于2006年2月17日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与广州昱顺专用汽车销售公司签订《联合销售防弹运钞车协议书》,协议书约定以非独占性的销售授权,实现防弹运钞车经销,由广州昱顺专用汽车销售公司提供订单及部分资金,公司购买订单内的原材料、改装底盘,完成防弹运钞车的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生产、销售得以进行。

该种生产经营模式一直持续至2010年8月。2010年下半年开始将本公司防弹车业务、人员及技术整合至广州宝龙防弹车有限公司(整合过渡期间)。

经公司于2010年7月16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董事会和于2010年8月2日上午召开的201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由“广州东方宝龙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也变更为:“利用自有资金进行项目投资(法律法规禁止投资的项目除外);批发和零售贸易(国家专营专控商品除外);电子产品的研发;商业信息咨询;酒店管理、投资管理;会议及展览服务;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生物环保技术、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微生物高新技术的研发;农、林、牧、水产病害技术咨询服务。”

据此,在本公司更名并变更经营范围后,所有与防弹运钞车有关的业务、技术、人员被植入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宝龙防弹车有限公司。广州宝龙防弹车有限公司原为本公司持股90%的控股子公司,但成立之后未正常开展生产经营,在本公司将与防弹车有关的业务、技术、人员植入防弹车公司后,防弹车于2011年开始正式营运,其营收、利润等开始纳入本公司合并报表并对本公司合并报表产生较大影响。

2、就媒体质疑的相关事项,本公司经过认真检查后说明如下:

(1)关于公司2011年员工人数28人、2010年员工人数32人。本公司的披露依据是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人员数。2009年与2010年、及2011年差距过大原因为2010年8月本公司进行资产整合及业务剥离,将防弹车业务植入控股子公司广州防弹车有限公司所致。

本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人数问题,2011年只披露了母公司办公人员28人,未披露子公司宝龙防弹车生产人员73人及子公司宝龙防弹车增加的管理人员20人和销售人员13人;2010年本公司只披露了管理人员32人,未披露生产人员75人。明细见公司人员情况表:

表一、员工情况表(合并口径)

项目2011年2010年
管理人员4832
生产人员7375
销售人员13
合计134107

(2)就媒体质疑的“全年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共计437.8万元,应付职工薪酬期初是6万元,期末是14.6万元。”,公司经自查,全年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共计437.8万元为整个合并报表的反映数据,既包含了本公司、亦包含了东莞晨曦物业、宝龙防弹车等子公司。

(3)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发生额2011年度比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原因”

表二、计入成本费用的应付职工薪酬表(合并报表)

项目2011年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010年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差异
应付职工

薪酬-工资

审计

调整-工资

2010年

工资小计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181.079936.45135.4545.62
管理费用171.02125.25 125.2545.77
销售费用51.14 51.14
合计403.23224.2536.45260.70142.52

由于本公司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主要是工资,当期社保及福利基本上通过费用直接支付。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公司2011年工资计入成本及费用403.23万元,2010年为224.25万元,同时2010年审计调整36.45万元,未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为2011年审计调整直接计入了2010年度的损益(即以前年度损益科目)中,两年实际工资差异:142.52万元,其中:生产人员工资差异45.62万元,管理人员差异45.77万元,销售人员差异51.14万元。主要原因为: 2011年人均工资有所上涨,同时子公司(宝龙防弹车公司本期运营)增加了管理人员:15-20人,增加了销售人员10-13人,增加了上述工资,同时母公司管理人员减少也抵减了部份工资上涨。上述原因综合作用导致本公司工资较上年有所增涨,并非现有人员工资成倍增涨。

(4)2011年度发生销售费用145万元,2010年度却无销售费用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本公司生产的防弹车主要通过代理商独家销售,本公司负责生产,代理商负责销售,因此未产生销售费用(详细说明见第三节),2011年本公司子公司宝龙防弹车公司正式运营,公司自行生产、自行销售,因此增加了部分管理人员及销售人员,导致管理费用较上期增加、销售费用也较上期新增。

(5)公司2011年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本期减少是394.6万元,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是437.8万元,两者相差43.2万元的原因见下表三,我司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列支的主要是工资项目,本期实际为员工支付的社保21.96万元、福利21.26万元(大部份为员工饭堂费用)都通过管理费用(工资及福利)支付,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过渡。

公司2010年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本期减少是248.7万元,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仅131.5万元,两者数据相差117.2万元的原因见表三,主要是我司资金周转困难,让其他公司(广州显大汽车有限公司)代我司垫付工资134.22万元(该款项本公司冲抵了应收对方的防弹车销售款),由于未通过公司直接支付,因此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中少了134.22万元,同时管理费用中直接支付了员工社保费11.38万元、福利费5.62万元,抵减后差异117.2万元。

表三、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合并报表)

项目2011年公司支付2010年支付差异
2010年公司支付其他公司垫付2010年支付小计
一、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394.65114.51134.22248.73145.92
二、社会保险费(管理费用中支付)21.9611.38 11.3810.58
二、职工福利费(管理费用中支付)21.265.62 5.6215.64
合计437.87131.51134.22265.73172.13

注:社会保险费涵盖了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重大疾病医疗补助等五险种,未包含住房公积金。本公司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符合本公司所在地增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规定。

(6)管理费用中员工工资及福利215.8万元,销售费用中的员工工资及福利51.5万,还有期初应付职工薪酬6万元,三者相加273.3万元,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为437.8万元,二者相差164.5万元,主要原因为:本公司尚有计入制造费用中工资(子公司生产工人工资,最终转入生产成本)181.06万元,同时期末应付职工薪酬中尚余14.6工资未支付,及其他计提未支付福利1.9万元综合影响。

(7)由于公司历年债务缠身,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公司未能为员工购买公积金,但公司一直在为员工购买社保及医保,同时也为公司员工提供了职工宿舍。该等行为亦符合公司所在地增城地方社会保险统筹机关认可。

三、本公司自查结论及澄清公告如下:

1、本公司一直在为公司员工购买国家规定的社保及医保。不存在相关媒体报道并质疑的:“ST宝龙在缴纳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一栏为空白。难道上市公司不给员工缴纳任何保险,违法用工?或存在影子工人的情形。”

2、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之会计报表附注第十四、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增加403.23万元为合并报表数据,其薪酬数据包含了本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莞晨曦物业及宝龙防弹车全部合并人数共134人之数据。因此,公司不存在“员工年薪却大涨386%,公司业绩表现竟然与员工收入严重背离。或有影子工人存在。”之情形。

3、本公司不存在相关媒体捏造的“ST宝龙可能存在两套账,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列出的员工工资是为了逃避个人所得税,而且支付给职工的现金437.8万元可能是为了增大成本逃避企业所得税,或者这些突然增加的薪资是不正当的开支,而被列入了薪资。”之情形。

四、自查及澄清公告附件:

1、本公司于2006年2月17日签订的《联合销售防弹运钞车协议》

2、本公司2011年员工按月薪酬发放明细表

3、本公司2011年度为员工缴纳社保明细表

特此公告

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3月15日

    

    

证券代码:600988 证券简称:ST宝龙 编号:2012-015

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更正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12日公布了公司2011年度报告,因工作人员疏忽,在公司2011年度报告第五章节“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之第五小节“公司员工情况表”所录入员工人数有误,现特更正如下:

原披露情况:

(五) 公司员工情况

在职员工总数28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专业构成
专业构成类别专业构成人数
生产人员
管理人员
销售人员
财务人员
技术人员
总经办人员14
后勤保卫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类别数量(人)
大专以上12
其他16

现更正如下:

在职员工总数134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专业构成
专业构成类别专业构成人数
生产人员73
管理人员22
销售人员13
财务人员
技术人员
总经办人员
后勤保卫11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类别数量(人)
大专以上46
其他88

更正原因:

本公司2011年报中披露的人数,2011年只披露了母公司办公人员28人,未披露子公司宝龙防弹车生产人员73人及子公司宝龙防弹车增加的管理人员20人和销售人员13人;2010年本公司只披露了母公司管理人员32人,未披露子公司宝龙防弹车生产人员75人。明细见公司人员情况表:

员工情况表(合并口径)

项目2011年2010年
管理人员4832
生产人员7375
销售人员13
合计134107

因工作人员工作疏忽,给投资者带来不便,本公司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3月15日

   第A001版:头 版(今日9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报 告
   第A007版:报 告
   第A008版:理 论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第D045版:信息披露
   第D046版:信息披露
   第D047版:信息披露
   第D048版:信息披露
   第D049版:信息披露
   第D050版:信息披露
   第D051版:信息披露
   第D052版:信息披露
   第D053版:信息披露
   第D054版:信息披露
   第D055版:信息披露
   第D056版:信息披露
   第D057版:信息披露
   第D058版:信息披露
   第D059版:信息披露
   第D060版:信息披露
   第D061版:信息披露
   第D062版:信息披露
   第D063版:信息披露
   第D064版:信息披露
   第D065版:信息披露
   第D066版:信息披露
   第D067版:信息披露
   第D068版:信息披露
   第D069版:信息披露
   第D070版:信息披露
   第D071版:信息披露
   第D072版:信息披露
广东东方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成都市兴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关于恢复招商安瑞进取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大额申购、定期定额申购和转入业务的公告
华丽家族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董事、高管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
湖南江南红箭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监事辞职的公告
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收到胜通海岸无息借款的公告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