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大行诚信漏洞靠什么修补

2012-03-1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盛

  证券时报记者 唐盛

  高盛集团在上周遭遇了格雷格·史密斯的一记当头棒喝。这位高盛前任主管近日通过《纽约时报》高调发表一封辞职信,对高盛集团的企业文化提出了尖锐批评。

  这封声讨高盛的檄文中最令投资者关注的是史密斯指称他在高盛工作的12年里,见到这家久负盛名的国际大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强调目前高盛的环境是他所见过“最有毒且最具破坏性的”。他举例说,高盛的董事总经理们经常将客户称作是“提线木偶”,而且很多高盛的初级分析师最多的关于衍生品的问题就是“我们能从客户身上赚多少钱?”

  格雷格·史密斯此番言论一出,立即激起环球资本市场一场不小的风波。除了高盛一班高层紧急进行危机公关外,业界各方也再次将焦点聚集在包括投行、券商、评级机构等在内的资本市场主角身上所暴露的诚信问题。

  此次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数年前,瑞银(USB)某分析师曾放言,中国神华H股股价数月内将上100港元,并豪赌如果不达目标价,他将在有“香港华尔街”之称的中环金融区跳草裙舞。事实证明,中国神华H股股价并没有达到100港元,至于那个分析师有没有穿上印有“瑞银”标志的草裙在中环街道上翩翩起舞,人们已不在意,因为大家更关注的是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的国际大行的诚信。

  古语有云:“信,乃立身之本”。像高盛这样的百年老店,之所以能长期在华尔街的风风雨雨中屹立不倒,相信也和“诚信”紧密关联。而这次格雷格·史密斯的揭黑直接击中高盛乃至所有大行的要害,即“诚信危机”,这无异于向高盛的金字招牌扔了一大块牛粪。

  恐怕很多投资者都宁愿相信,格雷格·史密斯的陈述中捏造成分极少,因为多年来,“贪婪”和“欺诈”已经成为华尔街的重要标签。最近几年,内幕交易、挪用资金、误导投资者等损害公众利益的丑闻在资本市场上此起彼伏,可以说,目前像高盛这样的大行,其身披的诚信外衣已经是漏洞不少。

  近期正是港股上市公司业绩发布高峰期,笔者恰好见到了一些关于大行的令人费解的现象。比如:在几个大蓝筹公司发布业绩当天的分析师专场上,现场都极少有分析师能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设性的建议,会场的气氛一般都显得非常沉闷。但是,一到茶歇或会议结束后,参会的分析师们便立即提起了精神,这时一般会看到,在会场的茶点桌前、在会后的豪华餐厅里,成群结队的被称为“中环精英”的分析师们西装革履地在排队等候领取自助餐饮,有的则三五成群地端着饮料或食品在高谈阔论穿什么名牌、去哪里度假,极少有人会提及和刚才举行业绩发布会的上市公司有关话题。到底是茶点、饭局,还是上市公司发布信息吸引了他们到会?也许“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对这些“中环精英”参加此类业绩发布会的一个很好注解。

  在收取客户高额佣金的前提下,有些国际大行的精英们却不能为客户去了解市场、与上市公司沟通,甚至如格雷格·史密斯所指的那样,在有毒企业文化的指引下,为追求高额利润和利益而不择手段、不惜坑害客户。试想,在这样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中,投资者如何能安心地进行投资呢?

  有位先哲说,资本如能获得300%的利润,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因此,由利益驱使的有害金融投资业文化亟需荡涤,否则不仅容易造成内部的腐败和混乱,更容易引发外部的巨大危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格雷格·史密斯扯下高盛的遮羞布之后,高盛并没有痛定思痛,反而急于澄清一些事实。

  笔者认为,高盛此举无疑是令自己“误入歧途”。其实,就目前情况来看,高盛最迫切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将公司内部运作流程、管理制度及奖惩机制等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东西透明化,以此来减少和化解外界的种种猜测和非议,并主动接受客户的建议和监督,切实将客户从“提线木偶”的地位变回到自己的“上帝”,这也许是挽救高盛百年老店金字招牌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另外,从市场监管的角度看,格雷格·史密斯的一封“辞职信”让华尔街的自营风险再次凸显,这种风险给全球金融制度改革和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公 司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专 题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
   第C021版:信息披露
   第C022版:信息披露
   第C023版:信息披露
   第C024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头版:专 题
   第T002版:专 题
   第T003版:专 题
   第T004版:专 题
高盛“有毒”值得警醒反思
国内券商应取其精华去糟粕
前主管倒戈 高盛“有毒”激起轩然大波
大行诚信漏洞靠什么修补
外资投行圈淡定
信息不对称催生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