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摘要

2012-03-1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曹江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蔡慧敏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简介

  ■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4 股东持股情况和控制框图

  4.1 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4.2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

  §5董事会报告

  5.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要

  1、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1)公司经营情况

  2011年,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受欧债危机、国内通货膨胀加剧、银根紧缩等复杂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在逐渐复苏的道路上曲折前行。玻璃纤维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宏观经济复苏过程中,不断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稳中有增,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保持平稳。

  2011年,公司依托自身优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增收节支降耗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控制在行业最低水平,为公司保持业绩稳定增长和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经营业绩稳中有增,效益水平处于行业领先。

  2011年,公司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证券市场年会颁发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金鼎奖”、大公报(香港)有限公司评选的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之“最具社会责任感上市企业奖”、上海证券交易所“优秀信息披露”提名奖、全国首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工会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单位等奖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839.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4%;营业利润48,955.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4%;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9,229.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92%。

  2011年公司发布公告,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该项目对于公司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公司已充分具备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应对国际竞争的条件和能力。该项目已于2011年年内通过相关审批程序,预计将于2013年建成投产。生产线建成后,计划年生产直接无捻粗纱、合股无捻粗纱、短切原丝合计8万吨。

  (2)公司的主要优势

  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 规模优势

  公司是我国玻纤行业的龙头企业,玻璃纤维的产量、销量、出口量、技术、营销网络、管理等多项指标长期保持国内第一和世界领先。

  在做强做优玻纤主业的战略思想的主导下,公司业务规模始终保持在全球同行企业前列。截至2011年年末,公司共拥有三个大型玻璃纤维生产基地,玻纤池窑生产线13条,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公司自主设计与建设的12万吨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单座无碱池窑生产线。大型玻纤生产基地的建成,在提升规模效应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技术水平、降低了制造成本,更为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公司整体效率创造了条件。

  ② 技术优势

  公司一直致力于推进技术进步,自主拥有大型无碱池窑拉丝、中碱池窑拉丝和玻纤废丝回用等成套技术。公司由多位掌握世界领先玻纤技术的专家及人员组成了一支具备现代创新水平及能力的优秀技术团队,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认证检测中心、浙江省玻璃纤维研究重点实验室、巨石集团玻璃纤维研究院等多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通过系统完整、多方位的研究与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为企业发展和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公司拥有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E6、Vipro高性能玻璃纤维、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CompofilTM,较之传统的E玻纤,在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节能环保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其中,2011年公司推出的Vipro高性能玻璃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无碱玻璃纤维,相比之前的E6玻纤具备更高性能,其产品将凭借优异的机械性能及大规模池窑生产的适应性在大功率风力叶片制造、压力容器、拉挤等高端领域具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③ 环保优势

  公司秉承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依靠技术创新,通过对玻纤制造工艺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公司建立了一整套中水回用系统,其中先进的生物膜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4800吨,实现了中水回用。

  公司已实现了自主研发的废丝再利用生产技术和纯氧燃烧技术在国内生产基地的全面应用,有效降低了单位能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吨纱综合能耗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全资子公司巨石集团于2011年被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联合确定为第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

  ④ 营销优势

  公司目前在香港、加拿大、南非、韩国、印度,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新加坡、日本和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海外销售公司,并在德国、英国等地设立了独家经销商,建立起了辐射全球的营销网络。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中有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

  ⑤ 质量优势

  公司通过引入卓越绩效模式(PEM)、可视化管理、质量功能展开(QFD)、六西格玛等管理手段,严控事前事中事后质量,强化质量考核评价,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已在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0012计量检测体系认证,主要产品获得挪威船级社(DNV)、英国劳氏船级社(LR)、德国船级社(GL)、中国船级社(CCS)及美国FDA等认证。

  2011年,公司新增产品认证包括德国劳氏船级社(GL)3个、英国劳氏船级社(LR)6个、挪威船级社5个、美国FDA测试 4个,新增产品检测ROHS 8个、REACH 7个,并获得注册IMDS(International Material Data System)的企业代码,取得了进入由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公司联合开发的汽车产业中关于零件和材料的数据库系统的资格。

  ⑥ 品牌优势

  随着公司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稳定的质量保障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已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牢固的品牌优势。目前已形成以“巨石”为主商标,“P-D巨石”、“E6”、“国际玻纤年会”等为子商标的商标体系,其中“巨石”商标在在国内进行了全类注册,实现了全面保护,还在40个主要玻纤市场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申请商标注册,并已获得23个国家的授权。“巨石”商标还是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出口名牌。“巨石”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公司需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① 加紧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② 不断加强客户维护和客户管理;

  ③ 继续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稳健实施“走出去”战略。

  (3)技术创新情况

  2011年,公司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研发机构建设为立足点,展开创新的运行管理机制,继续推进科技项目立项、高端产品研发推广和专利申报,努力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劳动强度减轻、节能减排更见成效等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司技术创新工作成绩斐然,主要包括:

  ①新增建设浙江省玻璃纤维研究重点实验室、巨石集团玻璃纤维研究院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通过系统完整、多方位的研究与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为企业发展和成长提供可靠保障。浙江省玻璃纤维研究重点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首个专业从事玻璃纤维研究开发的大型实验室,也将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最大、最先进的玻璃纤维实验室。

  ②成功研发了相比E6玻纤具备更高模量和强度的Vipro无碱玻璃纤维。其产品将凭借优异的物理性能及大规模池窑生产的适应性为大功率风力叶片制造、高压容器管道、拉挤成型产品等高端领域客户提供更加优异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最优的成本-性能解决方案。同时,Vipro玻纤为公司产品研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并为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高端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清洁节能生产树立新的标准。

  ③研制开发了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CompofilTM等高端品类产品。CompofilTM是将连续玻璃纤维和化学纤维通过特殊工艺复合而成,可直接用于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而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树脂,具有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大幅度提高了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主要应用于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汽车工业、建筑设施、体育器具等国民经济的多种领域。

  ④积极推进科技项目申报和技术专利申请。2011年公司浙江、江西、四川三个生产基地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60项,荣获各级科技奖项12项,获得科技项目奖励资金2,708.2万元。同时,提交专利申请47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25件;完成22件专利申请的审查意见回复;全年共有68件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60件。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164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143件。

  (4)节能减排情况

  2011年,公司积极挖掘深层次节能减排潜力,继续强化能源、资源计量监控体系建设,建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对标机制,提升完成企业主要节能减排指标的力度。2011年公司实现单位企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去年同期降低10.10%;万元现价产值能耗比去年同期降低6.10%;玻璃纤维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去年同期降低5.50%。

  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方面, 2011年公司单位产品(玻璃纤维纱)排放污水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8.26%;单位产品COD排放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6.27%。公司凭借技术装备、生产规模、社会效益一流的中水回用等节能减排系统,努力实现能源总量增长、污染物总量负增长的“一正一负”的目标。

  2、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玻纤行业现状及发展形势展望

  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比重轻、吸湿低、延伸小、电绝缘及性价比高等诸多优越特性。目前,在全球复合材料工业领域,玻璃纤维使用量占增强材料总用量的98.80%。

  ①国家鼓励性政策将持续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后,国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文件,从政策导向、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多个方面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力度。2011年末,工信部编制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到总产值2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5%。同时,培育20个新材料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建成若干主业突出、产业配套齐全、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从而进一步增强新材料对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

  ②高端应用领域成为带动玻纤行业的新增长极

  国家出台的政策已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做支撑。特别是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在特种管罐、工程建设、风力发电、造船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带动整个玻纤行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特种管罐方面,受国家政策影响,烟气脱硫脱氮、海水淡化工程、重化工防腐建设将是未来的投资重点,以玻璃纤维为基材的耐腐蚀大口径玻璃钢管道、高压玻璃钢管罐、玻璃钢防腐工程因拥有较传统材料更强的抗高压、抗腐蚀性,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玻纤及其复合材料企业不断找准新应用需求,推出性能更优、适用性更强的新型产品,并凭借轻质、高强、耐腐蚀等性能,在轨道交通、水利设施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领域更多地取代钢材、木材等传统材料。

  玻璃纤维是风电叶片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从长期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看,风力发电仍能给玻纤行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有统计显示,到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3万兆瓦,风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按风机叶片占风机装置总成本15%-20%计算,风机叶片复合材料市场将达到400亿元。风电行业占复合材料市场份额将近60%,成为先进复合材料的最大用户。此外,未来风电市场的增长点将在海上和低风速区,因此,大型化、可拆分以及热塑性取代热固性材料将是风电用玻纤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玻纤基复合材料在船艇工业中的应用历经近50年发展,已成为玻纤行业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未来几年,受海洋旅游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抗灾物资储备等诸多因素推动,我国舰艇市场对高性能玻纤需求巨大,如豪华游艇、商务用艇、交通执法艇、勘探用工作船、救生艇、冲锋舟等,对自重更轻、强度更高、船速更快、更经济、更低碳的要求,拓展了高性能玻纤更大的应用前景。

  ③行业仍将保持较高集中度

  包括公司在内的国内最大的三家玻纤企业总规模目前已超过全国池窑玻纤总产能的70%。除国内三大家外,国外玻纤的生产基本集中在OCV、PPG、JM公司三大家。上述国内三大家、国外三大家玻纤企业约占全球玻纤总产能的74%左右。未来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集中度。

  ④低碳环保将成为玻纤行业发展的主导思想

  在低碳经济时代,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工业生产型企业的重点工作。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下,代铂炉、坩埚拉丝等落后产能正被逐渐淘汰,以大中型池窑的电助熔和纯氧燃烧技术为代表的节能技术可使池窑熔化率提高一倍,将成为未来的发展主流。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行业评价体系出台后,对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排放的监管和限制也会日趋严格。

  (2)公司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战略规划

  ①存在的机遇

  根据有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重点产业。玻璃纤维作为政府鼓励发展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也将在国家政策规划的引导下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同时,国家加强对节能环保的重视,一方面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促进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风力发电、烟气脱硫、公共轨道交通、海水淡化工程用高压FRP管道等都将大大拓展玻纤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②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公司将面临技术、装备、人才、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

  ③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公司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规划是推进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布局国际化、市场全球化,朝着做大、做专、做强、做优,打造全球玻纤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

  (3)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公司将积极筹措资金,保持、促进与银行的合作。

  (4)经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公司应对策略

  ①汇率风险

  公司玻纤产品出口比例较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将直接影响公司出口业务的收入。

  对策和措施:公司将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对工艺和原料配方进行调整,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公司还将通过部分国外原料与设备的采购,部分抵消人民币汇率浮动对公司出口产品带来的影响。同时,公司一方面扩大产品的内销,抢占从国外厂商进口的产品及高端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利用公司品牌优势和营销优势,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并加快“走出去”建设生产线的步伐。

  ②贸易保护政策风险

  2011年,欧盟、土耳其、印度3个国家和地区对出口自中国的玻纤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作出反倾销终裁,在国内玻纤厂商和当地客户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玻纤厂商取得了相对有利的终裁结果。但公司预计,国内企业遭遇境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

  对策和措施:公司将认真总结此次应对反倾销调查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提升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健全国际市场价格跟踪反馈机制;加强与海外客户的沟通联系,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市场策略,优化市场结构;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在强化对国内市场开发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③能源及劳动力价格风险

  公司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天然气、电力和氧气等能源,如果能源和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将对公司成本控制带来压力。

  对策和措施:公司将通过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从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单台拉丝产量、降低单位能耗、提高开机率和成品率等重点方面入手,提高生产效率,使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

  公司是否编制并披露新年度的盈利预测:否

  5.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5.3 报告期内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及其结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说明

  1、报告期资产构成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A. 本期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比重下降,原因为子公司巨石集团进行部分生产线技术改造,转出固定资产,以及计提折旧所致;

  B. 本期在建工程占资产总额比重上升,原因为本期技术改造转入固定资产所致;

  C. 本期短期借款占资产总额比重上升,原因为本期公司新增短期借款所致;

  D. 本期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占资产总额比重下降,原因为公司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减少所致;

  E. 本期长期借款占资产总额比重上升,原因为本期公司新增借款所致。

  2、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A. 营业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为:子公司巨石集团2010年12月之前作为外资企业无需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011年8月被收购少数股权后,外资转内资需要缴纳上述两项税费所致;

  B.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为:受市场因素影响,燃料、人工费用上涨,导致产品运输、包装等费用增加所致;

  C.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为:公司贷款增加及银行基准利率上调所致;

  D.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影响因素为:上期处置均安水泥30%股权取得投资收益所致;

  E.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为:公司本期补贴收入增加所致;

  F. 所得税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为:上年巨石九江尚处于亏损,本年巨石九江盈利,转回以前年度因亏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使所得税费用相应增加,同时因盈利增加,也相应增加了所得税费用。

  3、报告期公司现金流量构成情况分析: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270,759,508.65元,上年同期为783,662,952.34 元,主要系本年改变了采购支付方式,使用现金支付减少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590,177,792.79元,上年同期为-822,880,582.36 元,主要系本年资本性支出比上年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0,629,326.15元,上年同期为-450,307,004.71元,主要系本年偿还借款比去年增加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在设备利用、订单获取、产品的销售或积压、主要技术人员变动方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5、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分析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100%股权),经营范围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塑料及制品、玻璃纤维的化工原料、玻璃纤维及配件的生产、销售,注册资本25620.8105万美元,总资产1,543,849.35万元,净资产370,854.2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481,163.1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57,763.07万元,净利润54,313.74万元。

  北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97.22%股权),经营范围为新材料科研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投资兴办实业,注册资本9,000.00 万元,总资产21,650.00万元,净资产6,024.7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8,427.83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827.77万元,净利润-1,832.32万元。

  6、主要供应商及客户情况

  公司前5 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为108,476.92万元,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318,194.89万元的34.09%。

  公司前5 名客户为:GIBSON ENTERPRISES INC.、振石集团恒石纤维基业有限公司、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HELM AG、HANWHA L AND C CORPORATION,前5 名客户销售额合计为80,925.39万元,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503,839.17万元的16.07%。

  §6 财务报告

  6.1 本报告期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6.2 本报告期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6.3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户数比上期净增加5户,其中:新投资成立子公司3户,非同一控制下股权收购子公司2户。

  ■

  6.4 董事会、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曹江林

  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3月15日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公 司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专 题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数 据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
   第C021版:信息披露
   第C022版:信息披露
   第C023版:信息披露
   第C024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头版:专 题
   第T002版:专 题
   第T003版:专 题
   第T004版:专 题
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摘要
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