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3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摘要

2012-03-2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巨潮资讯网 。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江苏天华大彭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3 公司负责人林子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薛琴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沈伟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简介

  ■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

  3.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4 股东持股情况和控制框图

  4.1 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4.2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

  §5 董事会报告

  5.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2011年是公司“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大幅波动,中国经济运行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报告期,公司紧紧围绕“规范运作、科学发展、转型提升”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强化内部管理,夯实管理基础;加快技术改造创新,调整产品业务结构;创新发展思路,抢抓市场机遇。在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干部员工的奋力拼搏下,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公司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公司“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报告期,公司房地产产业呈现平稳发展。公司围绕“渡危机、保增长”的基本方针,以房地产项目推进为重点,根据全年的项目建设计划,全力推进在手的安置房、代建厂房、道路等工程建设,保障了赵庄翠竹苑小高层、丁卯张许安置房项目和代建厂房、道路等重点项目的按期竣工交付。母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3.63亿元,净利润为11,901.66万元。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公司迅速调整思路,改变策略,一边强抓生产,释放产能,降本增效;一边创新营销策略,加大市场开拓,扩大市场占有率,促使混凝土业务扎根大港,辐射周边。港和新材和港东运输共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1,045.48万元,净利润765.23万元。

  报告期,公司新能源产业经历严峻考验。2011年可谓是光伏行业多事之秋,市场需求萎靡、原材料价格与组件价格大跳水、欧债危机大爆发等一个个负面因素接踵而至,美国“双反”调查更是让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公司密切关注光伏市场的变化,积极应对。一方面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招才引智,成功引进一支生产技术团队,充实技术力量,强化工艺改进,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通过增加硅片外加工业务和扩大系统工程开发建设业务,在新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及小型发电站的应用,扩大公司终端业务的品牌效应,从而避免新能源产业巨额亏损。报告期,公司子公司大成新能源实现营业总收入33,545.6万元,实现净利润-4,270.17万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5,752.61万元)。

  报告期,公司化工物流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公司在充分挖潜传统化工物流业务的基础上,紧跟化工园区内企业的需求,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发展模式,利用化工港口和化工仓储资源,强化与区内企业如盐化集团等的合作,增加产品品种和服务范畴,拓展供应链的服务,从而促进公司化工物流产业的发展。

  报告期,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构成较上年同期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公司房地产产业安置房项目交付面积较上年增加,收入和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上升;而公司新能源产业收入和利润均因光伏市场整体疲软而受到影响,与上年相比均出现下滑。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92.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8%。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发展规划

  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公司五年(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依托于镇江新区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立足“房地产、新能源、化工物流”三大产业,以“规范运作,科学发展,转型提升”为指导思想,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以追求效率、品质、服务为目标,构建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品质和管理为后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适时调整好经营战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创新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通过多元化经营模式地快速发展,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做活房地产产业:依托工业地产开发和安置房建设,夯实房地产发展的基础。以管理为导向,强化品质管理、成本管理和服务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深度,引领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走出一条具有公司特色的房地产产业发展之路。

  (2)做精新能源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围绕产品持续创新,提高质量管理、供应链协同、服务支持等环节的能力建设,不断“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适时扩大规模,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力争把大成新能源打造成光伏产业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3)做强化工物流产业:抢抓镇江现代物流发展的机遇,加速资源整合,扩大优势资源,形成产业优势。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借助于新区化工园区企业的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参与到区内企业供应链的方方面面,促进公司与区内企业联动发展,促使公司形成集码头、仓储、贸易等全方位服务的现代化工物流产业。

  2、经营计划

  2012年是大港股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我们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在未来一年能否消化和应对高速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2012年公司将以“规范运作、科学发展、转型提升”为指导思想,以产业发展为主题,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细化管理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从强抓项目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及降本增效等多方面来促使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1)强抓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2012年,公司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重点工程进度。一手抓业务项目建设,加快在手的赵庄紫竹苑、魏家墩等安置房项目和二航三公司路桥、张许北路桥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一手抓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港龙码头改扩建,固废处置等产业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重点项目工程及时完工交付。同时强化项目管理,树立质量第一、信誉为重的质量意识,抓目标成本编制、抓过程控制、抓综合优化、抓队伍建设等,实施全面审计跟踪,从多方面严控成本,确保公司项目工程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度的完成,以夯实公司发展的基础。

  (2)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核力

  公司子公司大成新能和港和新材将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高校尖端科研成果为公司研发搭建平台,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转化力度,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同时通过设立设计创新奖、技术进步奖等方式,鼓励自主创新。不断加强研发队伍的建设,实施创新激励机制,采取稳定、引进、培养相结合的人才策略,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调整营销策略,开拓业务市场。

  公司将坚持“主动、深入、务实、求效”的原则,加强对产品市场的研究和分析,采取中“差异化、绕道式”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在销售体系建设方面,加大体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明确重点市场,实现重点突破;在营销考核方面,实施新的营销考核方案,改变以前单一的销售提成制度,实行计划销售、激励增量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细化考核措施,从根本上转变营销观念,明确目标,积极主动加大新市场、新领域、新客户的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增量换效益,充分释放公司现有以及新增产能,实现全年产销平衡。

  (4)创新融资方式,助推产业发展

  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原有银行的良好合作,探讨新的合作方式如发行短期融资券等,扩大融资品种;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利用融资租赁、信托产品等金融工具,实现多渠道筹资;同时考虑利用资本市场,探索公司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产业与资本的良性结合,促使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5)推进精细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公司将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牢固树立“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效率”的思想,以提升执行力为突破口,以降本增效为主线,以考核促落实,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形成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运营机制。重点从生产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内控、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工作入手,将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拓展到上游原材料采购、下游产品销售及深加工、物流运输等所有环节,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实现各个环节的精准控制和各个流程的高效运转,确保公司效率、效益全面提升。

  3、年度重大投资计划

  公司控股子公司镇江新区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拟投资镇江新区危废安全填埋场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一期投资6000万;总占地约90亩,其中一期约70亩,二期为20亩;总库容约49万方,其中一期为约27万方,二期为22万方。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处置危废2万吨。

  4、未来发展所需资金来源

  为保证公司快速、稳定发展,满足经营计划的资金需求,公司将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融资方式,考虑利用资本市场,探索公司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加大对自身应收款项的催收,以满足公司未来经营资金的需求。

  5、风险分析

  (1)宏观经济政策风险

  ①房地产产业:2011年国家通过多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极大的抑制了购买需求,2012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依然未有放松。面对着不容乐观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不断调整的宏观政策,公司将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和政策走向,积极研究宏观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把握市场走势,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有效应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

  ②光伏产业: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对海外市场依赖性过强,尤其是作为全球光伏主要市场的欧洲。2011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装机容量为世界前列的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光伏政策持续调整,受欧美债务危机和欧洲光伏补贴持续下调影响,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快速下滑。2011年为了规范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启动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新政,第二次调高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等等,以促进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2012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国内光伏市场是否能够快速启动存在着不确定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公司将加大国家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的研究,合理布局,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创新生产技术,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提升综合实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有多晶硅、水泥、钢材等。2011年公司主要原材料均出现波动,尤其是多晶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从4月初的70万元/吨左右,最低下滑至年底的20万元/吨左右,已逼近成本。2012年公司存在原材料波动对公司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收益。公司将时刻监控主要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及时了解价格信息,加强存货监控,根据生产和销售计划,科学制定采购计划与策略,加强管理,提高原材料综合利用,从而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

  (3)市场风险

  ①房地产业:楼市近两年来难得一见的降价潮,席卷全国。金九银十一片惨淡后,楼市坚冰消融,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开始领衔降价。由于一线城市各方面的压力和政策的调控,未来中国城市化重心将更多转向二三线城市及中小城市,住房市场的发展空间也会相应转移,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加剧了市场竞争。公司将对当前形势认真分析,将开发的安置房做精做细,积累建设经验,同时将市场研究,产品定位的准确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来抓,积极主动为市场提供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性能良好的房子,创建自己的个性品牌。

  ②光伏产业:由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影响,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供需失衡严重,利润空间不断受挤压,行业竞争愈加激烈。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依然要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国外市场的持续低迷,美国“双反”贸易调查,以及不可避免的行业整合等,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公司将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品质,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管理及人力资源风险

  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公司对技术核心人员、管理人员、营销服务人员的需求愈发迫切,虽然公司前期已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但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公司目前的人才队伍仍不能满足今后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将紧密结合公司发展实际,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创新完善人才的管理机制、引进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选聘机制,以强化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岗位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形成一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素质优秀、专业扎实的员工队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财务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房地产开发面积及销售规模的不断增大,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公司目前主要以银行融资方式为主,国家信贷政策和利率的波动,一方面会对公司财务费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公司将强化管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应收款项的催收,加快资金回收,同时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融资,保证公司正常经营,防范财务风险。

  5.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万元

  ■

  5.3 报告期内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及其结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

  §6 财务报告

  6.1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2 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 适用 □ 不适用

  ■

  6.3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

  6.4 董事会、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5 对2012年1-3月经营业绩的预计

  √ 适用 □ 不适用

  ■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专 题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悦 读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行 情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摘要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