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专栏 正确看待创业板公司规律和成长性 2012-03-2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创业板市场开启两年多来,整体业绩保持了快速增长,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参与。很多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未来业绩的成长抱有较高的期望,但部分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后业绩却出现了大幅下滑。作为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波动现象?在投资创业板公司时,投资者又该如何理解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问题,做好投资决策? 从成长的规律看创业板公司的业绩 从企业成长的规律来看,创业板公司大多数处于企业成长期,业绩波动正是这个阶段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创业板市场主要定位于成长阶段中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创业板公司由于起步阶段资源有限,一般都集中于单一业务、单一区域、单一产业环节或单一客户,时刻面临着行业波动、区域市场萎缩、上下游环境变化等外部冲击,业绩容易出现起伏。同时,公司发展中也容易遭遇瓶颈,如单一业务的公司会受制于细分行业市场的饱和,单一区域的公司业务会受限于区域的市场容量等等,业绩也会因此出现下滑。据统计,2010年业绩下滑最大的10家创业板公司中,8家公司业绩下滑原因都与产品单一、市场空间有限、区域市场萎缩、上下游挤压盈利空间等存在联系。 面对瓶颈,企业会寻求转型,以现有业务、技术、经营区域为基点,向新领域扩展。转型一旦成功,业绩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但转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必要的转换时间,且如果失败,企业亦可能遭受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只有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遭遇各种瓶颈和不确定性时,进行各种调整,寻求技术、市场、管理上的突破口,发现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新一轮的高速成长。如早年的苹果公司在上世纪风光之后也曾陷入巨额亏损,其后又通过不断创新,成就了现在的高速成长。因此,企业真正的成长性在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而投资者投资创业板公司时,更需关注的是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而非短期的业绩波动。 从上市前后的数据看创业板公司的业绩 从中小企业上市前后的数据来看,其业绩增长普遍存在“耐克曲线”特征。 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上市后业绩增长普遍存在“耐克曲线”特征,即上市后1-2年业绩增长滞缓,甚至下降,而其后3-5年又恢复高速增长的态势。前述现象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中小公司上市前,往往业务单一,人员较少,管理成本不高;上市后,各项投入加大,规模迅速扩张,公司往往因管理经验不足或管理水平未能跟上,成本急剧上升,业绩逐渐下降。二是部分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前期投入过大,部分需计入当期,而收益可能体现在期后数年内,短期内业绩因此受累。此后,公司加强管理或有效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前述影响逐渐消除,业绩重新回到持续增长的轨道。同属于中小企业,部分创业板公司上市后出现短暂业绩增长滞缓或下降也符合中小企业上市前后业绩增长的“耐克曲线”特征。 投资创业板公司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投资者应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理性看待创业板公司股票“三高”现象。 创业板公司中存在较多新业态公司,且上市前业绩增长较快,市场往往给出不低的溢价,普遍存在“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资额”的“三高”现象,一旦业绩波动,股价波动会更剧烈,风险更高。同时,创业板公司一般都属于“两高六新”的企业,容易成为某些游资题材、概念炒作的对象。因此,投资创业板公司,不仅要了解公司的基本面,更要分析判断对应的市场估值是否合理,避开估值虚高和炒作题材的个股,追求真正的价值投资。 其次,投资者应认识创业板公司的成长规律,正确看待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业绩波动本身是创业板公司所处特殊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创业板公司迈入成熟期前的正常现象。投资者应正视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波动现象,给予其更多宽容、更多时间,把关注点放在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来,注重中长线投资,避免短期投机和跟风炒作。 再次,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密切关注创业板公司的各项风险提示。 投资者应时刻关注创业板公司发布的各项信息披露内容。特别要认清创业板公司“高成长”背后的“高风险”,充分了解创业板公司的各项风险内容,评估自身的风险喜好和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品种,避免盲目投资。(系列宣传文章之十) (本栏目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深圳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栏目文章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栏目文章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