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4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摘要

2012-04-2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全体董事均出席了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1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摘要同时刊载于《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3 公司负责人李建忠、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建忠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海潮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简介

  ■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

  3.2 主要财务指标

  ■

  3.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4 股东持股情况和控制框图

  4.1 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4.2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

  §5 董事会报告

  5.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一)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上市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面对行业无序竞争的加剧及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但有价值的市场转型,产品结构从过于单一的应用领域—传统手机、笔记本电脑正在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动力锂电等新领域进军。2011年度,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相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为2012年良好的开局夯实了基础。尽管公司2011年锂电正极材料的销售量和出口量在国内同行中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一,但由于多款新产品未能实现在报告期内的规模放量,严重影响了当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报告期内,公司出现亏损,净利润同比出现了102.13%的大幅下滑。针对经营业绩出现亏损的不利局面,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反思,认识到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迫切需要痛下决心,积极整改。

  1、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1)新产品研发进程迟缓,严重影响了市场化推进步伐

  报告期内,由于公司部分新产品研发项目未能按照进度要求及时完成开发,导致多款国际大客户急需的新产品无法推向市场,严重影响了市场化推进步伐。面对这一问题,公司已积极调整了研发工作思路,切实转变观念,理顺了研发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并在2011年4季度开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2012年新产品的放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公司力争在2012年用快速的研发反应速度配合好国际大客户日益迫切的开发进程需求,重塑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2)市场开发力度仍显不足

  尽管公司2011年锂电正极材料的销售量和出口量在国内仍位居第一,但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公司的市场开发力度仍显不足,在注重配合国际大客户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忽略了国内客户的开发需求;市场开发缺乏进攻性;公司亟需调整市场开发策略,避免终端客户过于集中;在保留小部分传统市场的同时,要更快、更广地进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领域,积极提升公司产品在现有国内外大客户的份额,同时要注重开发行业中有潜力的新客户;加大动力锂电客户的开拓力度,切实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

  (3)公司的基础管理系统薄弱

  报告期内,公司虽然对基础管理系统和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整改,但是公司整体基础管理系统仍然很薄弱,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工作流程繁冗复杂,机构臃肿,导致工作效率较低,新建立的管理系统和流程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并充分发挥功效。因此,公司亟待将高效、快捷的管理系统应用到公司日常经营中来,使其尽快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发挥作用。同时要大力精简机构、优化管理岗位,降低管理费用。

  (4)现场生产管理水平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由于公司相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以及生产管理流程不畅,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个别工厂产品质量的波动和原辅材料单耗的上升,质量控制水平有所下降,不仅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且给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现场管理水平的整改,切实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将真正有责任心而且专业水平高的员工提升到关键岗位,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保证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防范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

  2、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除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以外,由于传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传统终端手机、笔记本电脑客户受到新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冲击,加上所处行业的过度投资和无序竞争,使公司传统产品的毛利率继续大幅下降;同时,国际原材料MB金属钴价一路走低,使公司根据公式计价的外销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公司产品出口比例占50%以上,从而直接影响了公司外销产品的销量和毛利率。

  3、2011年度,公司管理层面对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的殷切期待以及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压力,在2011年下半年努力推进新产品的客户认证工作,加快产品结构的转型,相关工作业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1)加大研发整改,产品转型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开展研发部门整改,打破了传统的组织架构和研发模式,真正形成了从产品设计、产品试制、新产品中试生产、新工厂设计的完整开发流程,并根据新的开发流程建立了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和信息共享平台。伴随着整改措施的深入推进和研发系统现代化改造的初步完成,研发速度和能力有所提升。2011年4季度开始,公司陆续有多种新型号高电压、大颗粒钴酸锂、多元材料及锰酸锂产品开发成功并进入市场推广阶段,产品的应用已从传统手机、笔记本电脑领域拓展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薄笔记本等新领域,产品结构的转型正在稳步推进。

  (2)动力锂电市场开发取得初步进展,部分产品实现批量供货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加大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开发力度,将电动工具和电动自行车作为市场开拓的重点,成功地与国内外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合作,并制订了相应的开发计划。其中,动力电池用锰酸锂已经实现了批量供货。

  (3)供应链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拓宽并稳定了钴矿石代加工采购模式,形成了多家钴矿石供应商、钴盐供应商、以及四氧化三钴供应商对公司稳定供应的局面。氯化钴、四氧化三钴代加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采购成本降低显著。与重要的代加工商签订了紧密合作协议,并形成了“矿石供应商+氯化钴代加工厂+四氧化三钴代加工厂+当升科技”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增强了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及对供应链的利润控制能力。2011年底公司还成功地开展了原材料贸易的经营活动,形成了采购、贸易和加工的综合经营模式。供应链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4)尝试对外投资,进军锂电负极材料领域

  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完善产业布局,为未来整体进军动力锂电市场奠定基础,报告期,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667万元增资长沙星城微晶石墨有限公司,增资后拥有40%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本次对外投资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公司在做精做强主营业务的同时,正式进军锂电负极材料领域。

  (5)人才团队建设初现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发展战略,先后对运营、营销、采购、研发和生产等部门的组织结构和人事进行了调整,使得一批年轻有为、责任心强的员工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建立了违纪和失职追究体系,进一步严明了干部纪律和组织原则,强化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同时,公司积极从国内外引进管理、研发、质量、财务、内部审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完善了干部梯队的建设,为公司未来在核心管理领域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仍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品牌与渠道、供应链建设以及人才团队建设等几方面。

  1、品牌与渠道的优势

  公司已经建立面向国际及国内主流电池客户的均衡销售渠道。目前,公司的客户资源中已囊括国际前6大锂离子电池厂商,分别是三星SDI、LG化学、三洋能源、比亚迪、深圳比克、索尼,形成了优质的大客户群。借助向国际锂电主流客户提供创新型产品从而不断强化的品牌优势,公司在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也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并拥有国内外均衡销售的渠道优势,市场知名度以及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公司利用已经构建的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依靠与国际锂电主流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公司有信心未来将在动力锂电市场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2、供应链建设的优势

  公司在钴资源等原材料方面推动多元化采购,因此,在供应链建设方面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公司在主材采购方面通过加大对钴矿石的采购比例,加强与钴矿石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且为将来的低成本采购策略得以实施及形成更为深入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采用由钴矿石直接委托供应商代加工为氯化钴和四氧化三钴等新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大幅促进了采购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公司在碳酸锂原料采购方面完成了多家国际供应商的开发,并通过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的合作模式,有效规避了碳酸锂价格的上涨,确保公司碳酸锂的采购成本降低得以实现,有效控制了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了集采购、贸易和外委代加工的综合经营模式,促使公司的供应链建设得以进一步完善,盈利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3、人才团队的优势

  公司通过多年配合国际大客户高端市场的产品开发,已经建设形成了一批拥有一定技术积累,懂得国际客户产品开发流程,熟悉客户质量体系认证的高素质的人才团队。

  一方面,公司近年来从全国重点高校中招聘高学历毕业生,充实到技术研发和管理一线,并在其进入公司后着重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大对员工职业化培训力度,并通过参与业务工作使其快速得到成长。另一方面,公司近年来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并由他们担任产品研发团队的技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通过近年来的大力引进和不断培养,公司人才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公司今后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团队的优势,实施有效的激励与考核制度,真正发挥团队的潜能。

  (八)子公司、参股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参股子公司长沙星城微晶石墨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科技企业,2011年9月,当升科技使用自有资金2,667万元增资长沙星城微晶石墨有限公司,持有其40%的股权。本次增资后的长沙星城注册资本为3,111万元。

  本次融资完成后,解决了长沙星城发展过程中的众多局限因素,大大提升了长沙星城的企业竞争力,为长沙星城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随着融资的完成,企业发展形势对长沙星城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沙星城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了人才团队整体实力。2011年,长沙星城从高等院校、同行业企业中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涵盖了技术、管理、市场和财务等各个领域,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促进了企业由原先的工艺实验向系统的技术研发转型。同时,一批新产品的在研项目已正式启动,截至本报告期末,已有多项新产品和工艺完成开发。

  报告期内,长沙星城现有产能得到进一步扩充,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完成了新产品天然石墨CNG的批量生产实验。该产品目前已经进入大客户的评估认证阶段。同时,长沙星城完成了生产基地的选址工作和新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等工作,为下一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业基地建设做好了前期铺垫。

  自2011年10月初增资到位后,长沙星城即着手开展了研发设备提升、生产线扩建和人才引进等工作。但是由于上述基础建设工作周期较长,真正发挥经济效益并大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尚需一定的时间。因此,长沙星城2011年的经营业绩并未实现原定目标。2011年经审计的主营业务收入1,708.06万元,净利润116.27万元。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5,598.06万元,净资产5,280.95万元。

  2012年,长沙星城将进一步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市场开发,增强并提升研发实力,加强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地开展工作,并保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按计划投入正式运行,从而实现新旧生产线的平稳过渡,以使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力争在2013年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特点,并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细分市场变化情况的及时掌握,针对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对公司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面临的机遇及可能遭遇的挑战等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2011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的销售量达到约6万吨,同比2011年增长约29%左右。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发展,预计2012年全球锂电正极的产销量有望超过7.5万吨,并在未来保持高速的成长态势。在国内,2012年2月2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先进电池材料”作为国家级专项工程来支持发展。该工程的目标是: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产业化取得突破,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高效利用等需求。《重点产品目录》中明确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镍钴锰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等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先进储能材料。从国家政策角度,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_小型锂电终端市场

  随着电子类消费产品的逐渐普及,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大,锂电正极材料产业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相关数据见下表:

  ■

  由此可以看出,小型锂电终端市场三大支撑产业分别是笔记本电脑,传统手机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是成长最为迅速,同时也是利润水平较高的市场。随着移动互联设备的高速发展,对于电池,尤其是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低成本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由此,为高密度、高电压钴酸锂材料,高镍体系的多元材料等新一代小型锂电用正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动力锂电终端市场

  美国、中国和日本把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进行推进,欧洲在节能减排的驱动下也把重心从柴油机的开发转向电动汽车。我国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基本完成,中央财政有可能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将逐步构建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新能源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奠定政策基础。相关数据如下:

  ■

  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以其长寿命以及便携性、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11年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市场占据动力电池市场的30%左右。锰酸锂和多元材料是该市场使用锂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并朝着低钴化的方向发展;

  2011年,国内的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接近1.4亿辆,年产量接近3500万辆,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然而,目前使用铅酸电池的接近98%,使用锂电池的不到3%,虽然锂电池由于成本较高等因素目前还不能大规模替代铅酸电池,但是近年随着国家各部委下发相关文件,加大对于铅酸市场的整顿、控制力度,无疑为锂电自行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电动工具市场,由于环保法规要求和产业政策导向,近几年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发展很快,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生产企业新研制的电动工具都已经将动力型锂电池作为首要的动力来源。

  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2011年,电动汽车已经初步具备商业化模型,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向着民用化、商品化的方向转型。虽然市场规模还无法与传统汽车相比较,但预计在2012年,按照全球锂电动力汽车市场需求8000MWh计算,对于正极材料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万吨以上,将逐步成为锂电池的最大市场之一。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风险因素分析

  1、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政策导向,以及锂电正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逐步应用,加上国家陆续推出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加入到该产业之中,引发了该行业的过度投资和无序竞争,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竞争态势。如果公司不能加快新产品开发及推广速度,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将会较大地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未来目标的实现。为防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公司业绩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公司在未来战略规划中制定了产品研发、新产品推广及供应链建设等重要措施,定位于中高端客户,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在保持公司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国际大客户与公司保持密切的配合与支持的优势,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认证进程。

  2、动力锂电材料技术开发的风险

  在动力锂电领域,公司面临难得的战略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技术风险。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正处于产业化初期,产品还是以技术取胜,日本、韩国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较强,但是由于未来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巨大,各动力锂电企业在开发日本、韩国供应商的同时,也在同步开发其他供应商。国内众多竞争对手也纷纷看好动力电池的发展,公司尽管具有品牌和国际高端客户的渠道优势,但在动力锂电材料上的技术积累不足,目前的软硬件条件还比较薄弱,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在未来的动力锂电市场竞争中,公司仍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利用北京基础研发中心的平台,着力改善研发基础条件,引进研发技术人才,提升公司动力锂电产品的技术开发水平。力争实现从跟随型研发向创新型研发的转变,并积极配合大客户的同步开发,使公司能够尽快成为国内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领先企业。

  3、公司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风险

  公司各类锂电正极材料产品的终端使用平台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及生产工具。作为上述产品的动力来源,锂电正极材料的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技术指标将直接关系到上述产品的性能表现和市场形象。报告期内,公司现场管理水平有所下降,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的波动和原辅材料单耗的上升,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且给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今后,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生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将真正有责任心而且专业水平高的员工提升到关键岗位,同时,加大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保证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防范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

  4、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25%,公司出口货物以美元计价结算,并且对国际客户通常提供一定的信用期限,由此形成了银行存款(美元)和以美元计价的应收账款等外币资产。因此,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将使公司外币资产产生一定程度的汇兑损失,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报告期内,因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为249.87万元。由于公司目前国际出口额仍保持较高比例,如果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公司原材料采购部分使用美元从国外进口钴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同时公司采取及时结汇以及出口发票先行融资等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汇兑损失的影响;另外,公司目前新产品出口的定价考虑了部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同时,公司未来将借助香港子公司的平台,更好地利用在香港独具的优良的融资和外汇市场环境,进一步减少汇兑损失的影响。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发展的机遇

  (1)积极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我国锂电正极材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 也明确将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列入未来的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为公司所在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有利于国内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与国际同行竞争。

  2012年2月2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先进电池材料”作为国家级专项工程来支持发展。该工程的目标是: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产业化取得突破,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高效利用等需求。《重点产品目录》中明确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镍钴锰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等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先进储能材料。

  积极的政策支持将为国内新能源材料行业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托政策的支持和强大的客户资源,公司未来将具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2)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锂电池在工业、国防、科技、生活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作为锂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锂电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提高。近年来,便携式电子消费品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动汽车产业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将开始商业化推广。

  2011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的销售量达到约6万吨,同比增长约29%左右。从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市场竞争态势来看,小型锂电领域由于中国锂电材料生产企业在技术、质量和成本上的综合优势,日韩的大型锂电池制造企业纷纷转向中国采购小型锂电正极材料,而中国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已在此次产业转移中迅速成长,而动力锂电领域在未来5年是仍将处于产业化积累的阶段,中国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面临着也同样在此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2、面临的挑战

  (1)公司的盈利能力亟待提升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整个正极材料行业是个刺激,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通过扩产、降价等一系列手段增加市场分额,而新的竞争对手也在加大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行业的力度,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2011年终端客户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市场由于受到苹果等热门品牌手机的冲击出现较大萎缩,导致公司客户订单的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尤其是公司传统钴酸锂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的持续下降。公司迫切需要加快多种型号高附加值新产品的测试、认证、量产进程,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传统钴酸锂产品向多元材料、锰酸锂以及新型钴酸锂等新产品转型,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快速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把“降本增效”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各项业务的管理流程和岗位,深入挖掘成本革新项目,大幅降低管理费用。

  (2)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亟待提升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技术开发速度和创新水平是公司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公司目前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并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研发团队,因此,为了进一步掌握市场主动权、占领未来动力锂电市场的制高点,公司亟待进一步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竭力满足客户和市场对高质量、高性能的锂电正极材料新产品的需求。

  (3)管理水平和效率仍有待于提升

  公司资产规模、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需要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否则,将直接影响公司发展规划能否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公司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既存在重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总体前景较为乐观。公司新一届的管理层有信心紧紧抓住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强化公司经营管理,围绕提升公司业绩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公司2012年经营计划

  公司明确了2012年的经营方针:关爱员工,建设组织;消除浪费,防控风险;从容务实,充分经营;学习创新,抓住未来。2012年3月26日,公司顺利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换届选举与聘任,新一届管理层将通过强化公司执行力、提高运行效率,紧紧围绕提升当期经营业绩这一工作重心,来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公司新一届管理团队组建以后,严格按照董事会确立的工作目标,着重将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一)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提升公司研发能力

  公司的客户群以国内外一流的锂电池生产和制造企业为主,上述大客户对锂电正极材料的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以及制备工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司将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研发设施和制备工艺,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加快高性能、高质量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尽快满足国际大客户和市场的迫切需求。

  (二)注重精细化管理,把“降本增效”落到实处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过去比较强调创新,而忽略了日常精细化的管理和当期的业绩目标。为此,公司将切实转变经营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公司当期经营业绩的提升,注重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简机构优化管理岗位,大幅降低管理费用,通过技术革新优化工艺流程,通过成本革新降低制造费用,把“降本增效” 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并真正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真正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努力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

  (三)加快动力锂电市场的开发

  为提早做好动力锂电产业化布局, 2012年,公司仍将紧紧抓住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大用于动力电池的多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的开发力度。公司研发事业部将专注于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技术规划、产品设计及开发;公司还将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补充研发设施、加强研发团队建设、优化产品开发流程和知识产权体系,为动力锂电材料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通过完善产品经理制度以及进一步加大营销激励政策等方法,借助小型锂电材料在现有客户中取得的经验与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广动力锂电正极材料,扩大销售规模。在以日韩市场的技术为导向,立足于扩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培育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

  (四)加快募投项目建设进程,提高募投项目运营质量

  为了进一步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质量和运营效率,公司决定将“年产3900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主体和建成投产时间进行了调整。虽然本募投项目的建设方式进行了调整,但公司仍将该项目作为2012年的重点工作积极加以推进,按照新的工程规划和建设方案,集中人力、物力积极稳妥地推动该项目的建设工作,确保该募投项目按时竣工投产,解决公司当前迫在眉睫的中间产品—前驱体的产能瓶颈问题。

  (五)搞好公司市值管理,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公司自2010年4月27日挂牌上市以来,由于公司业绩的持续下降,使得公司的股价遭受了重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公司管理层将竭力围绕当期业绩努力拼搏,并且搞好市值管理,加强“三会”运作的规范,完善公司治理水平;虚心听取广大投资者的意见,切实搞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加强主动的信息披露,重新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以诚恳、开放、自信的心态面对媒体的监督。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经过审慎研究后认为,公司目前资产状况良好,拥有优质的国际大客户渠道以及较好的行业前景,公司目前仍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及行业地位。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运作。2011年度公司因市场行情的变化等原因暂时出现净利润亏损,给公司的声誉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公司董事会在此诚恳地向广大投资者致歉。

  2012年,公司董事会有信心、有能力与管理层一道,以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提升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为第一要务,相信通过一系列彻底地整改,公司将走上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以崭新的姿态和表现重新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董事会认为,目前公司不具有创业板退市的风险,亦不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中暂停上市的十一种情形。

  5.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单位:万元

  ■

  5.3 报告期内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及其结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

  §6 财务报告

  6.1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2 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 适用 √ 不适用

  6.3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4 董事会、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第A001版:头 版(今日22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专 版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公 司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数 据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数 据
   第C009版:行 情
   第C010版:行 情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第D045版:信息披露
   第D046版:信息披露
   第D047版:信息披露
   第D048版:信息披露
   第D049版:信息披露
   第D050版:信息披露
   第D051版:信息披露
   第D052版:信息披露
   第D053版:信息披露
   第D054版:信息披露
   第D055版:信息披露
   第D056版:信息披露
   第D057版:信息披露
   第D058版:信息披露
   第D059版:信息披露
   第D060版:信息披露
   第D061版:信息披露
   第D062版:信息披露
   第D063版:信息披露
   第D064版:信息披露
   第D065版:信息披露
   第D066版:信息披露
   第D067版:信息披露
   第D068版:信息披露
   第D069版:信息披露
   第D070版:信息披露
   第D071版:信息披露
   第D072版:信息披露
   第D073版:信息披露
   第D074版:信息披露
   第D075版:信息披露
   第D076版:信息披露
   第D077版:信息披露
   第D078版:信息披露
   第D079版:信息披露
   第D080版:信息披露
   第D081版:信息披露
   第D082版:信息披露
   第D083版:信息披露
   第D084版:信息披露
   第D085版:信息披露
   第D086版:信息披露
   第D087版:信息披露
   第D088版:信息披露
   第D089版:信息披露
   第D090版:信息披露
   第D091版:信息披露
   第D092版:信息披露
   第D093版:信息披露
   第D094版:信息披露
   第D095版:信息披露
   第D096版:信息披露
   第D097版:信息披露
   第D098版:信息披露
   第D099版:信息披露
   第D100版:信息披露
   第D101版:信息披露
   第D102版:信息披露
   第D103版:信息披露
   第D104版:信息披露
   第D105版:信息披露
   第D106版:信息披露
   第D107版:信息披露
   第D108版:信息披露
   第D109版:信息披露
   第D110版:信息披露
   第D111版:信息披露
   第D112版:信息披露
   第D113版:信息披露
   第D114版:信息披露
   第D115版:信息披露
   第D116版:信息披露
   第D117版:信息披露
   第D118版:信息披露
   第D119版:信息披露
   第D120版:信息披露
   第D121版:信息披露
   第D122版:信息披露
   第D123版:信息披露
   第D124版:信息披露
   第D125版:信息披露
   第D126版:信息披露
   第D127版:信息披露
   第D128版:信息披露
   第D129版:信息披露
   第D130版:信息披露
   第D131版:信息披露
   第D132版:信息披露
   第D133版:信息披露
   第D134版:信息披露
   第D135版:信息披露
   第D136版:信息披露
   第D137版:信息披露
   第D138版:信息披露
   第D139版:信息披露
   第D140版:信息披露
   第D141版:信息披露
   第D142版:信息披露
   第D143版:信息披露
   第D144版:信息披露
   第D145版:信息披露
   第D146版:信息披露
   第D147版:信息披露
   第D148版:信息披露
   第D149版:信息披露
   第D150版:信息披露
   第D151版:信息披露
   第D152版:信息披露
   第D153版:信息披露
   第D154版:信息披露
   第D155版:信息披露
   第D156版:信息披露
   第D157版:信息披露
   第D158版:信息披露
   第D159版:信息披露
   第D160版:信息披露
   第D161版:信息披露
   第D162版:信息披露
   第D163版:信息披露
   第D164版:信息披露
   第D165版:信息披露
   第D166版:信息披露
   第D167版:信息披露
   第D168版:信息披露
   第D169版:信息披露
   第D170版:信息披露
   第D171版:信息披露
   第D172版:信息披露
   第D173版:信息披露
   第D174版:信息披露
   第D175版:信息披露
   第D176版:信息披露
   第D177版:信息披露
   第D178版:信息披露
   第D179版:信息披露
   第D180版:信息披露
   第D181版:信息披露
   第D182版:信息披露
   第D183版:信息披露
   第D184版:信息披露
   第D185版:信息披露
   第D186版:信息披露
   第D187版:信息披露
   第D188版:信息披露
   第D189版:信息披露
   第D190版:信息披露
   第D191版:信息披露
   第D192版:信息披露
   第D193版:信息披露
   第D194版:信息披露
   第D195版:信息披露
   第D196版:信息披露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摘要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第一季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