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4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第一季度报告

2012-04-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1.2 公司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3 公司负责人李东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黄旭斌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

  注1本公司于2011年5月19日实施2010年度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股份10股的分配方案,本次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4,238,109,417股增加为8,476,218,834股。2011年一季度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股)、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按照新股本数(8,476,218,834股)计算。

  注2报告期内本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了8,471万元,主要包括当期盈利3,842万元,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3,444万元,以及境外单位报表汇率折算增加权益1,185万元。报告期内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主要包括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TCL多媒体收购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100%股权)增加资本公积2,795万元,公司确认股票期权激励费用增加资本公积1,304万元,其他原因减少资本公积655万元,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以上项目不计入当期损益,但增加本公司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3,444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对重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说明

  ■

  2.2 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注:本公司董事长、CEO(首席执行官)李东生先生持有本公司股份459,833,6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共计344,875,200股,包括:2009年度认购非公开发行126,200,000股,2010年度认购非公开发行144,508,800股(以上数据为根据2011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调整),高管股74,166,400股;剩余114,958,400股为年内自动解禁25%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2.3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回顾与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49亿元,同比增长8.79%,其中销售收入143.54亿元,同比增长10.11%,实现净利润7,137.78万元,同比下降80.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2.08万元,同比下降82.77%,另上市公司资本公积增加3,443.9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018.03万元。

  公司利润下滑主要原因为华星光电业务处于产量爬坡阶段,正在逐步完善生产工艺技术,且正处全球行业周期的低谷,导致华星光电出现亏损1.24亿元。其次,受全球手机市场需求放缓和海外智能手机产品客户认证延误影响,TCL通讯的手机销量没有达到预期,利润2,07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6.37%。此外,母公司本季度确认的财政专项项目补助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9,500万元,并因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确认了1,304万元的非付现期权费用。报告期内除TCL通讯外,公司各主要产业销售收入、利润同比均有增长,按产业划分的收入、成本、毛利率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贯彻基于 “提升工业能力和技术能力,坚持全球化运营能力”的战略,主要业务(除通讯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资产运营效率同比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公司管理层对2012年全年经营形势持乐观态度。

  (二)分产业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业务产业架构为“4+6”,4个核心产业为TCL多媒体、TCL通讯、TCL家电集团和华星光电,四家企业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5%,6项其他业务单位为系统科技事业本部、泰科立集团、新兴业务群、投资业务群、翰林汇公司和房地产公司。

  TCL多媒体

  报告期内TCL多媒体实现LCD电视机销量322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67.0%(本公司含商用显示器的LCD电视机整体销量为328.5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70.4%)。按区域划分,海外销量151.3万台,同比增长153.4%;国内市场销量170.6万台,增长28.2%。报告期内LED背光液晶电视机、智能/网络和3D电视机的销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占LCD电视机销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2.8%、17.1%和7.8%;中国及海外新兴市场的LCD电视机销量增长尤为显着,同比分别上升28.2%和181.2%。

  TCL多媒体液晶彩电产品按技术功能和市场区域构成为: 单位:万台

  ■

  报告期内TCL多媒体共实现销售收入67.40亿元(83.02亿港元注3),同比增长21.35%(以港元计增长26.20%注3),实现净利润2.51亿元(3.09亿港元注3),同比增长769.72%(以港元计增长808.82%注3,利润中包括资产性收益1.16亿元(1.44亿港元注3),按照国内会计准则,此项收益计入资本公积注4),其中海外电视机业务实现营业利润3,627.12万元。TCL多媒体业务一季度的增长得益于成功的国内外业务市场推广、产品技术能力提升、营运效率速度的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的改善以及液晶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初步显现。

  注3 括号内会计数据系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确认。

  注4 TCL多媒体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净利润约3.0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51亿元),其中包含TCL多媒体发行股份收购本公司全资子公司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股权而产生的一次性收益约1.4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上述股权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过程中产生的价差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剔除上述资产性收益,TCL多媒体净利润约1.6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详见3.2.1交易进展及其影响。

  受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电视机行业的经营环境依然充满挑战。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传统CRT电视机更新换代的需求,LCD液晶电视机的市场需求仍然巨大。TCL多媒体将以“提高速度、效率和控制成本”为经营策略,发挥与华星光电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协同效应优势提高竞争力,继续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及推广3D电视机和智能“云”电视机等高端产品(近期公司参与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已经成功发布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致力于建立在液晶电视产业的全面竞争优势。

  TCL通讯

  2012年1-3月TCL通讯产品销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台

  ■

  报告期内TCL通讯销量同比下滑9.9%,销售收入17.08亿元(21.05亿港元注3),同比下降4.73%(以港元计下降1%注3),实现净利润2,072万元(2,570万港元注3),同比下降86.37%(以港元计下降85.73%注3),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需求疲弱,海外智能手机通过客户测试认证延迟,销量没有达到预期;而同期公司研发、品牌市场推广投入明显增长。

  TCL通讯报告期内销量已经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成效,智能手机占比不断提升,平均销售单价上涨11%;中国市场已取得突破,报告期内通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1.4%,3月份中国市场销量中智能手机占比约50%。

  二季度TCL通讯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更多新款智能手机,提升产品均价;把握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爆发的机遇,积极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提升市场占有率。上述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智能手机产品在海外运营商渠道的认证工作逐步完成后,预计TCL通讯的经营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家电产业

  报告期空调、冰箱、洗衣机行业的国内零售量均出现同比负增长,而公司家电经营业绩呈现逆势增长态势。销售收入达到20.60亿元,同比增长19.75%,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家电产品销量如下所示: 单位:万台

  ■

  未来公司会继续依靠自身品牌和营销能力的优势,加强与TCL多媒体彩电业务的互动,共同开拓市场渠道,增加客户网点数量,提高渠道覆盖率。公司在空调业务方面将加大技术投入,提升变频空调等高端产品的比重;同时继续提升制造和供应链能力,进一步提高产销量。在冰洗业务方面将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实现产品技术升级,丰富产品线;同时加强供应链能力建设,提高竞争力。

  华星光电

  由于液晶面板行业在2008年以前的日、韩、台企业大规模投资所形成的产能释放,加上近年来的全球化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放缓,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全球面板行业已出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全行业亏损。华星光电今年处于生产爬坡期,产能和产品综合良率正逐步提高。受上述两个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元,亏损1.24亿元。

  报告期内华星光电开始量产,主要产品为32吋液晶显示屏,玻璃基板投入量为48,044张,综合良品率由1月份的82.37%提高到3月份的84.6%;当期申请专利63件,累计申请专利已达529件;3月份月开始全面导入自主研发的具有较高光穿透率的HVA注5生产技术工艺。

  华星光电今年计划导入37吋、46吋、48吋、55吋等多种规格产品,并开发110寸超高清大显示屏,开发3D产品。同时逐步导入四道光罩注6的生产工艺和其他新的工艺制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提高产品综合良率;争取在年底前将产品综合良率、主要经营效率和生产技术指标提升到国际行业平均水平,在今年第四季度达到月产10万张基板的设计产能,并按计划逐渐扩大对TCL以外的国内其他整机厂的销售。

  注5 VA(Vertical Alignment)是一种垂直配向的广视角显示技术(另一种主流广视角显示技术为IPS,该技术使用者主要为LG、京东方)。该技术主要分为由富士通主导的MVA技术(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使用)和由三星开发的PVA技术(MVA技术的改良与升级)。HVA技术是华星光电自主研发的VA类技术,具有高穿透率的特点。

  注6 在玻璃基板上制作集成电路,需要利用光蚀刻技术,在半导体上形成图形,为将图形复制在晶圆上,必须透过光罩作用的原理。过去,制作液晶玻璃基板需要经历5-7道光罩过程,华星光电导入四道光罩工艺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降低成本。

  液晶面板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华星光电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20亿,前期的设备折旧费用会高于国外同行(国外几家主要液晶面板企业进入产业超过十年,有部分设备已经完成折旧);在项目规划时对此已经作了相应考虑和准备。按照项目的合同及协议以及国家支持战略型新兴产业政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华星光电项目营运的前几年将给予多种方式的支持和补贴,可冲抵部分华星项目前期过高的折旧费用,使本企业能够和国外企业平等竞争。另外,由今年4月1日开始,政府已经决定32吋以上液晶面板(不含模组)产品进口关税由3%提高到5%,该政策将增加华星光电业务的收益。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市场需求增长减少,面板行业正处于产业周期的低谷。但本项目在09年开始建设后,全球行业再没有新的高世代面板项目开建,预期今年底或明年初全球行业市场将回到供需基本平衡状况,行业经营环境将逐步改善。目前国内只有两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总产量低于国内液晶彩电产量,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很大,本公司对液晶面板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其他业务

  系统科技业务主要包括商用显示、电子商务、照明、安防以及数码业务。报告期内,系统科技整体实现销售收入6.7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90.50%,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其中照明业务抓住产业向LED照明升级的机遇,实现销售收入51.87%的增长。未来系统科技业务将重点发展商用显示、电子商务和照明业务。在商用显示方面,公司将根据后台产品供应推行分行业垂直整合,加快响应速度,做实做强工程服务中心,推动B2B业务向产业链纵深发展,一季度液晶商用显示产品销售66,505台(包括由多媒体生产的1,320台),同比小幅增长;在电商业务方面,公司将通过强化IT平台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持续增加终端消费平台的结构占比,系统推动电子商务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在照明业务方面,公司将发挥产业协同的优势,进入商超、电商渠道,推进LED照明,积极开拓巷道灯等特殊照明行业。

  泰科立集团主要经营小型显示模组、高频头、五金、电源、电池、电路板以及连接器等部品业务。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15.84%;其中电路板业务通过提升多层电路板的收入比例,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达6,153万元。未来泰科立集团将重点投入电容触摸屏、智能手机电池、平板电脑电池、超薄电源等新产品,积极拓展品牌客户,扩大销售规模。

  新兴业务群主要包括教育网业务、医疗电子业务、环保业务。教育网业务(奥鹏教育)报告期内学历教育的缴费人数达到14.68万人,同比增长50%;期内还顺利推进了孔子学院网络教学服务平台、考试平台的上线工作。教育网业务未来在持续推进学历教育服务的同时,将大力拓展职业教育市场和语言培训市场。医疗电子业务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取得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环保业务包括固废产业链、废家电产业链业务,随着国家各项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环保业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理处置、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及深加工利用的产业链能力,公司环保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报告期内公司还与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就开发煤炭资源、金属矿产资源等项目开展合作(详见本报告3.2.5“其他”事项)。

  投资业务群以TCL创投公司为项目管理主体,目前管理基金7支,资金管理规模约12亿元,其中本集团投入总资本4.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投资项目3个,另有多个项目尚在评估考察中。由于投资业务群的项目多处于投入期,项目收益将在未来逐步显现。

  翰林汇公司从事IT产品分销业务,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3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利润6,739.22万,同比增长18.11%。翰林汇将继续加强与厂商的多方位合作,不断拓展新的产品业务,在成长快的市场,公司将深耕四六级渠道,开展与电商、3C等通路合作;公司现发展的零售业务体系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房地产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422万元,利润1,124.36万元;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公司产品开发满足刚性需求为主,以提高流动性、加快存货周转为首要目标,销售按计划有序进行;存货去化率处于区域前列,消除了经营风险,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目前正发挥集团产业联动优势,构建独特的竞争力。

  §3 重要事项

  3.1 公司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大幅度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万元

  ■

  3.2 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和解决方案的分析说明

  3.2.1 交易进展及其影响

  ■

  3.2.2 非标意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2.3 公司存在向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提供资金、违反规定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2.4 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签署和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2.5 其他

  √ 适用 □ 不适用

  ■

  3.3 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

  3.4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警示及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3.5 其他需说明的重大事项

  3.5.1 证券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证券投资情况说明

  2012年第一季度操作质押式回购债券17.73亿元,会计处理计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益526,807.71元计入利息收入。

  3.5.2 报告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情况表

  ■

  ■

  3.6 衍生品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

  3.6.1 报告期末衍生品投资的持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说明:衍生品业务金额为对应合约金额按照与签约银行确定的比例所实际产生的业务余额。

   第A001版:头 版(今日17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创业·资本
   第A009版:2011·年报特刊
   第A010版:2011·年报特刊
   第A011版:舆 情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第D045版:信息披露
   第D046版:信息披露
   第D047版:信息披露
   第D048版:信息披露
   第D049版:信息披露
   第D050版:信息披露
   第D051版:信息披露
   第D052版:信息披露
   第D053版:信息披露
   第D054版:信息披露
   第D055版:信息披露
   第D056版:信息披露
   第D057版:信息披露
   第D058版:信息披露
   第D059版:信息披露
   第D060版:信息披露
   第D061版:信息披露
   第D062版:信息披露
   第D063版:信息披露
   第D064版:信息披露
   第D065版:信息披露
   第D066版:信息披露
   第D067版:信息披露
   第D068版:信息披露
   第D069版:信息披露
   第D070版:信息披露
   第D071版:信息披露
   第D072版:信息披露
   第D073版:信息披露
   第D074版:信息披露
   第D075版:信息披露
   第D076版:信息披露
   第D077版:信息披露
   第D078版:信息披露
   第D079版:信息披露
   第D080版:信息披露
   第D081版:信息披露
   第D082版:信息披露
   第D083版:信息披露
   第D084版:信息披露
   第D085版:信息披露
   第D086版:信息披露
   第D087版:信息披露
   第D088版:信息披露
   第D089版:信息披露
   第D090版:信息披露
   第D091版:信息披露
   第D092版:信息披露
   第D093版:信息披露
   第D094版:信息披露
   第D095版:信息披露
   第D096版:信息披露
   第D097版:信息披露
   第D098版:信息披露
   第D099版:信息披露
   第D100版:信息披露
   第D101版:信息披露
   第D102版:信息披露
   第D103版:信息披露
   第D104版:信息披露
   第D105版:信息披露
   第D106版:信息披露
   第D107版:信息披露
   第D108版:信息披露
   第D109版:信息披露
   第D110版:信息披露
   第D111版:信息披露
   第D112版:信息披露
   第D113版:信息披露
   第D114版:信息披露
   第D115版:信息披露
   第D116版:信息披露
   第D117版:信息披露
   第D118版:信息披露
   第D119版:信息披露
   第D120版:信息披露
   第D121版:信息披露
   第D122版:信息披露
   第D123版:信息披露
   第D124版:信息披露
   第D125版:信息披露
   第D126版:信息披露
   第D127版:信息披露
   第D128版:信息披露
   第D129版:信息披露
   第D130版:信息披露
   第D131版:信息披露
   第D132版:信息披露
   第D133版:信息披露
   第D134版:信息披露
   第D135版:信息披露
   第D136版:信息披露
   第D137版:信息披露
   第D138版:信息披露
   第D139版:信息披露
   第D140版:信息披露
   第D141版:信息披露
   第D142版:信息披露
   第D143版:信息披露
   第D144版:信息披露
   第D145版:信息披露
   第D146版:信息披露
   第D147版:信息披露
   第D148版:信息披露
   第D149版:信息披露
   第D150版:信息披露
   第D151版:信息披露
   第D152版:信息披露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福建漳州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2第一季度报告
福建漳州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第一季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