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5月9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IPO新政催生发行环节新格局

2012-05-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学文
IC/供图
翟超/制图

  编者按:随着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正式实施,深沪两市多只新股已于近日按照新规启动发行上市。此次改革较以往有重大变化,如网下配售新股比例大幅提升、机构和个人的网下配售新股上市即可交易、回拨机制等,而围绕着上述制度变化,新股的询价、招股、上市、交易等环节都可能随之出现新的变革。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后,新股发行环节将有怎样的新格局?

  询价队伍大幅扩容

  机构提升投研能力

  证监会关于在新股网下配售中引入个人投资者的新规,一举打破原有机构投资者独占网下询价的历史格局。新规规定,“除了目前有关办法规定的7类机构外,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将作为询价对象在新股配售环节登台亮相,并且从数量上来看,将对当前网下询价配售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据投行业内人士测算,以目前74家保荐机构的数量计算,个人投资者询价对象的数量或将达到370人至740人。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的询价对象主要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以及创投私募等7类询价对象组成,询价对象总量有数百家。不过,创投、私募因投研能力、资金规模等原因,实际参与度并不太高。“我们自获得推荐类资格以来,几乎没怎么参与过新股询价。”浙江一家知名私募机构负责新股询价事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因此,有专家认为,未来保荐机构为了争夺客户市场,很有可能在新股投研能力上加大投入,努力为参与新股询价大户提供有含金量的研究成果支持。记者从目前两市开展的新股模拟询价活动中也了解到,尽管目前中小投资者参与模拟询价热情较高,但是普遍面临可供参考研究成果不足的苦恼。“券商的新股定价研究能力,将成为吸引个人大户参与的重要因素。”有业内人士说。

  资金转战网下打新

  定向增发或受冲击

  深圳一家投行的有关负责人预计,随着新股发行新政实施,将会出现资金纷纷转战网下配售的热闹局面,比如此前的定向增发资金。

  “我们正在会同公司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网下询价配售的细则,传统的打新大户以及部分热衷参与定增业务的大客户是主要目标。”上述深圳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概的资金门槛定在2000万元,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细则还没有明确。

  据介绍,由于新政策加大了网下配售的股份比例以及取消了3个月的锁定期,这对于原本参与网上打新的大户来说,意味着有可能一次中签更多新股,对定增客户来说没有了3个月锁定期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这两类大资金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不排除部分个人投资者的定增资金转战网下配售从而引发个别公司定增业务受到冲击的可能。“与定增相比,新股可能存在的溢价还是要更高的,更关键的是没有锁定期,资金利用效率更高。”

  一家私募机构有关负责人则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尽管不排除部分原本热衷定向增发的资金会转向网下配售,但是就他们的经验而言,参与定向增发可能获得的公司股份数量更多,而且可以直接与公司层面交流对话,从而可以联合其他参与机构在企业经营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更为安全稳妥地获得投资收益。

  不过,个人投资者真正实战可能还需一定时间。“最近咨询如何参与新股网下配售的个人投资者不少,不过由于时间紧张,目前的新股发行还没有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配售。”有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介绍。

  有市场人士建议,除了资金要求外,最好同时具备多年投资经验、有对市场和企业的专业判断经验、并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才能参加网下询价。

  新股发行失败难现

  机构询价热情重燃

  自八菱科技发行失败后,又有朗玛信息、海达股份等数家公司由于参与询价对象不足等原因终止发行。究其原因,无外乎发行定价不合理以及二级市场持续低迷,且参与资金需要承受3个月锁定期的不确定性。而此前新股发行改革对询价对象须达到20家的数量要求更是让一些定价高企的新股倍感发行压力。

  不过,随着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的推进,有观点认为,以往因为参与询价对象不足而导致的新股发行失败或难以再现。原因在于,随着新股发行改革的推进以及退市制度的陆续完善实施,有望改变新股不合理定价的预期,询价对象开始转为看好一级市场。比如,原本宣布退出新股询价市场的华宝兴业基金等机构开始转向,于近日宣布恢复参与新股询价业务。

  “取消网下配售3个月的锁定期对配售机构来说意义很大,可能重新点燃询价对象的参与热情。”有市场人士表示。

  上述浙江私募机构有关负责人也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认为随着个人投资者的加入,凑足20家参与新股询价不会那么难,因询价对象数量不够而终止发行的情况可能会减少。“我们自前年底获得询价资格以来,已经被十几家保荐机构推荐,但是去年一次都没参与。”该人士表示,新政策实施后,会视情况适时准备参与新股询价。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产 经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IPO新政催生发行环节新格局
网下配售新股
首日交易监管受关注
打新专业户:从网上转战网下
IPO新政实施在即 小散更需理性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