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万科入主南联 房企赴港买壳融资大幕开启 2012-05-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吕锦明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 就万科收购香港老牌地产商南联地产事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万科此次收购行动实际上是借南联地产的净壳变相在港上市,同时也令悉数出售所持南联地产股权的港股永泰地产将大约11亿港元的现金落袋为安。 公告显示,南联地产及永泰地产两家公司自4月13日起已停牌。昨日复牌的南联地产高开,股价一度急升逾30%,盘中虽有所回落,但收盘时的涨幅仍超过27%,报33.1港元;永泰地产昨日复牌后也大涨6.44%,收报3.47港元。 赴港买壳个案增加 实际上,通过买壳或注资取得上市资格,在资本市场上并非新鲜事。但近期内地企业赴港“寻壳”个案却呈现增加的趋势,这确实值得密切关注。 据悉,在本月初,深市上市公司招商地产曾发布公告称,其境外控股子公司瑞嘉投资拟以2亿港元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东力实业70.18%的股权。另外,早在去年7月,另一家内地地产龙头金地集团,曾拟以8.36亿港元收购香港地产蓝筹公司华人置业旗下的至祥置业控股权,后因双方未能就部分收购条件达成一致而最终宣布取消。 据悉,收购南联股权是万科首次海外收购资产行动。有分析认为万科的举动表明,一直坚定看好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商开始对今后的发展可持续性存疑。于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内地住宅投资和土地销售数据表现疲软。也有市场人士指出,万科此举可能是为拓展海外融资渠道铺路,这折射出内地楼市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控后,部分开发商的资金链可能出现紧张局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沪深两市32家房地产企业负债总额4818.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加1111.88亿元,其中,万科负债总额达2283.76亿元,占上述32家房企负债总额的47%,其资产负债率也由此前的74.69%上升至77.10%。 买壳较首发上市更划算 “近期内地地产龙头频频向港股地产公司抛出橄榄枝,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新股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而买壳上市较申请上市更为划算、方便。”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说。 2010年时,许多内地房企大举发行高息票据,以维持现金流博取日后可以“翻身”。与此情况不同,持续不断的调控政策令开发商开始注重以最少的成本补充资金运营,因此,房地产债券、房地产信托和境外人民币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等各具特色的融资渠道应运而生,而融资成本较低的香港市场自然也被纳入内地房企考量的范畴。 国泰君安国际地产业分析师余立峰表示,目前内地房企仍主要依赖于境内发债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而赴港买壳融资是一个新的尝试,主要原因一是在港融资成本较低,二是渠道畅通。他认为,如果内地房企未来选择赴港融资,最可能采取的方式是增发,而像万科、招商这样的大公司借助香港上市地产公司作为其进入海外市场的平台,将更有利其长远发展。 据了解,目前在香港主板的上市公司壳报价至少要3亿港元,创业板公司壳报价也要1亿港元。据悉,除资金压力较大的内地房企视借壳上市为筹集资金的便利平台外,香港投行圈内也有传闻称,内地部分券商也正计划买壳上市或收购香港上市券商股。 据香港投行人士介绍,今年内地私募股权投资(PE)规模及个案数目均大不如前,“退出利润”的表现更是较之前明显收窄,不少从业员因此纷纷游说内地企业到海外买壳上市,理由是:一般来说,只要注入的业务与上市公司原有业务相符、财政状况健康,买壳就可以很快成事。 但香港莱坊测计师行评估部执行董事梁伟明持不同的看法,他表示,万科收购南联地产逾七成股权,显示万科资金充足,因此估计万科借壳南联的目的并不在于集资,反而可能是借此向南联注入后续发展资金。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