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
舆情时评 当IPO换上透明鱼缸 2012-05-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苏容若
昨日,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注意到,一则关于“疯狂的IPO”的报道引起不少市场人士讨论,有人欢喜有人愁。且慢,此事有待进一步解读。 首先,汹涌的预披露不等于同样汹涌的IPO获批。君不见,这边厢,IPO预披露紧锣密鼓、成群结队,那边厢,发审委审核节奏未见明显提速。在过去的三个月中,预披露的企业家数分别为36家、79家、61家,合计176家,而主板、创业板发审委合计审核的IPO企业家数为12家、37家、31家,合计80家,简单地看,预披露家数与审核家数的差额是96家。 今年以来IPO审核速度未见提速。从审核家数来看,此前三个月审核总家数为80家,少于去年同期的90家;月均审核家数约27家,而2011年一共审核了34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月均约29家。 既然如此,“疯狂”何来?笔者揣测,不乏误读,这一“疯狂”印象的种子在2012年2月1日被播下,标志性事件便是证监会实施了预披露新规,开始逐周披露所有IPO在审企业名单及审核动态,并将预披露时间提前到了初审会之前。如果说IPO在审企业是缸中鱼,那么,在2月1日之前,它们呆在一个不透明的鱼缸里,而从2月1日开始,IPO换上了透明鱼缸。 从感性的印象层面来看,IPO在审企业这缸鱼,备受关注,可惜以前纵有百般好奇也无从窥探。以前,拟上市企业是否递交了材料,拟上市企业的审核流程走到了哪一步,只有证监会知公司知中介知,如今,全民皆知。有多少条鱼、在哪里游,清晰可见,舆情沸腾,报道纷纷,于是风未动、幡未动,而心动不已。 “鱼跃龙门”的流程变了,从预披露到登陆发审会,已从一步之遥变成了数步之遥,不可同日而语。以往,“鱼跃龙门”的前一刻,也就是初审会之后、发审会之前,它们才登台亮相预披露招股书,如今,在新规之下,落实反馈意见之后、初审会之前,它们就已集结在聚光灯下,接受各方的打量、审视、质询乃至诘难。以前,拟上市公司的招股书,只在召开发审会前五天才公告天下,如今,预披露98天后也许仍无缘发审会,比如2月8日预披露的一家浙江拟上市企业。 至于一日预披露14家拟上市企业招股书的“盛举”,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领导已言明在先,随着发行人、保荐机构对预披露新规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提高,他们积极协助准备预披露信息,而最近密度比较高,意味着在公开披露信息到发审会之前的时间会加长。 更值得关注的倒是,汹涌的预披露后事如何?同在2月1日预披露,无锡华东重型机械在预披露30天后通过发审会,美盛文化创意在92天后过会,山西天能科技则在82天后主动撤回材料。这三家企业低调无声,走向IPO的不同岔路口,彰显了透明鱼缸效应所带来的一连串变化。 试想,若是近期审核的企业依照旧规披露,有些故事会不会改写?当然,这些都不得而知,而我们也只是在不无根据的善意揣测中体会政策的良苦用心。另一组数据或可旁证,今年以来首发中暂缓表决、取消审核的情况明显增加,合计8家,与2011年全年的数据持平。证监会预披露新政正在发挥作用,新格局亦随着市场各方对新规的理解、消化、执行中显出新轮廓。 2月1日还只是个开始,证监会在4月30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表示,将“进一步提前预先披露新股资料的时点,逐步实现发行申请受理后即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 请阳光继续照进发行程序。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本版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