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5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 将和中国形成竞争

2012-05-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龚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开始推行重振制造业战略,这反映出美国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表达了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美国目前所要进行的重振制造业绝不仅仅是恢复传统的制造业,而是要推动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生物、医疗、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而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方向与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的发展方向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相互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冲突与挤出关系,对此有关部门应予以足够重视,筹谋应对之策。

  近年来,随着传统能源的日近耗竭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深,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满足电力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去年,日本大地震造成的严重核电站事故,又让人们对核电的安全性产生了新一轮的忧虑和恐惧。德国、瑞士等国先后宣布“弃核”,发展安全、无污染、可再生的光电、风电成为众多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继去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之后,今年1月18日,美商务部正式宣布对中国输美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我国清洁能源产品接连遭遇的“双反”调查预示着中美两国在新能源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美方在新能源领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倾向越来越强。从太阳能光伏产品到风电设备,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与中国相关产业的冲突和挤出已在新能源领域拉开大幕。

  与光伏产业如出一辙的是,我国风电设备同样缺乏核心技术,产能严重过剩,过度依赖出口,美国商务部一旦裁定存在倾销与补贴,开征惩罚性关税,便点中我行业“死穴”。近年来,在政府的持续扶持下,我国风电制造业快速发展,目前整机制造企业数量已超过70家,风叶生产企业50多家,塔筒生产企业近100家,有4家中国制造商进入全球风电设备制造商10强榜单。在国内市场逐渐呈现饱和的情况下,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又积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巨大成本竞争优势推动我国风电设备出口快速增长,却也导致行业利润持续下滑,目前国外风电的装机成本一般在11800元/KW,而我国风电的装机成本在4000元/KW左右。与此同时,风电上网对电网的稳定、备用和长距离输送均有很高要求,且具有规模负效应,即风能发电量越大,对电网要求越高,成本也越大,电网接入技术制约了风能发电在国内的深入发展。

  与光伏产业不同的是,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2大风电市场,也是我国风电设备最大出口市场,中国输美风电设备占到我国风电设备出口总值的80%左右,而输美太阳能电池(板)不过只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值的10%左右。市场权重的巨大差异将使中美风电制造业的冲突更为直接激烈,挤出愿望更为强烈。如以江苏口岸为例,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江苏口岸出口风电设备1.4亿美元,同比增长3.9倍,其中出口美国的占到总值的91.2%,同比增长4.1倍。

  笔者认为,国内地方政府是我国清洁能源产品一再遭遇美国“双反”调查的“罪魁祸首”。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技术和生产同质化的区域竞争,产生了大量“内讧”。出于区域经济增长和政绩的考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往往转化为对产业链某一环节的大量投资,于是我们看到各地抢项目抢投资,对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更是从土地、资金、政策都大力支持。一些企业也借机圈地,把新兴产业当成房地产和煤矿一样可以挣快钱的行业,在国家总体规划刚性不足的情况下,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可谓遍地开花,行业遭遇危机和“双反”调查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了。

  其实,由于新兴产业存在技术范式的竞争和标准的不确定性,现阶段,企业具备大规模产业化能力并不等于拥有技术上的升级能力,以光伏产业为例,一旦发达国家率先通过技术升级大范围降低成本,或在新的技术轨道实现斜向跨越,那么中国前期产业化能力积累构建的规模优势,很可能化为乌有。为此,笔者建议:

  合理规划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并严格执行。建立和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大幅提高光伏产品、风电设备行业的入行门槛,实现优胜劣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缓解产能过剩压力。

  密切关注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动向,优化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海外市场布局,采取多元化制造、出口战略。密切关注美国贸易保护动态,积极应诉不合理的贸易壁垒,保护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自身利益。

  加强太阳能、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攻关,突破并网瓶颈,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深入发展。

  目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传统产业发展中的散、弱、小现象,应改变一个研究所加几家企业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设备、材料、零部件等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只有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才有基础和可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市场的不确定性,如未来的需求将如何变化、潜在市场有多大;以及技术的不确定性,如技术路线是否可行、标准是否定型等,这些都需要较长时段的跟踪观察才能准确研判,也才可以决定投资方向与放大投资规模。

  最关键的是做好全球资源的整合。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本,中国未必能有。对技术而言,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在一些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技术,我们若一时做不到世界前列,不妨让别人去做,中国具备各种技术的整合能力,同样可以做强自己。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创业·资本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让中国资本市场更加开放
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 将和中国形成竞争
基金管理费与业绩挂钩持有人之大幸
多家QFII申请增加投资额度
挑战电力垄断的“魏桥模式”是一条好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