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5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种子基金征求意见 公募热议保险期待

2012-05-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杜志鑫 张哲
张常春/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 张哲

  金融改革步伐马不停蹄,国内基金业的创新举措也是接连不断。备受关注的种子基金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中,基金业对此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除了公募基金,保险机构等也对种子基金颇感兴趣。

  公募保险各方期待

  较早提出种子基金设想并参与种子基金课题的原国联安基金副总经理王峰表示,种子基金设立的目的主要是在孵化期内累积业绩表现、鼓励创新产品或达到最低预期规模等,以便在后续的公开募集过程吸引更多的资金,多数是由股东、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的雇员出资,也可能是小规模地向公众募集。

  “当时设立种子基金的初衷主要有两点:一是目前新发基金都是在讲一个莫须有的故事,没有任何历史业绩可以参考,做种子基金,就是要先看看其最初的运作状况。二是目前基金越发越小,新基金发行泡沫化程度日益严重。做种子基金,就是想让基金规模小一点,让它们慢慢长大,长大之后再正式面向公众发行。”他说。

  事实上,累积业绩表现、鼓励创新产品、新基金发行去泡沫化,正是目前基金业亟需解决的几大问题,种子基金可谓生逢其时。上海一“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种子基金首先解决了基金首发注水的问题,让基金销售回归真实。“为了2个亿规模下限去做无用功,不如放开下限做好业绩,从而做大规模,才是正路。”

  对于种子基金,无论是否有发行种子基金的计划,基金公司普遍持正面反馈。记者采访了规模前十的两家基金公司和另外两家中小基金公司,他们暂时都没有发行种子基金的计划,不过他们普遍认为种子基金绑定了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利益,有利于基金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总经理非常看好种子基金,表示如果种子基金出来,会作为保险机构的配置:“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还是比较看好这种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比较明确的产品。”

  创新产品优良载体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高管表示,推出种子基金对于创新产品来说是福音。作为创新产品,在最初阶段可能并不会获得市场认可,但是只要基金公司认为该产品有前景,基金公司就可以通过种子基金的方式推出,在推出新产品后,只要业绩好就打开做大,做不好就关掉,影响也不大。

  而上海一家新公司的总经理则对记者透露,“种子基金对于整个基金业都有莫大的好处,我们很欢迎,也一直在参与探讨研究,未来也打算依靠种子基金布局产品线以及尝试创新产品。”事实上,在基金业发展到困顿期时,中小基金公司、尤其是新基金公司面临着更大的运营压力。一家中小公司发产品和维持日常运营,一年差不多要四五千万。种子基金问世后,新公司只要募集3亿元,就能够一次性配齐6只产品。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综 合
   第A009版:市 场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种子基金征求意见 公募热议保险期待
种子基金五大问题待解
国内外种子基金对比:
公开募集时间是最大不同
基金经理一拖多 基金业绩一损俱损
回归专业化
市场化
欧元区短期面临挑战
长期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