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5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种子基金五大问题待解

2012-05-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哲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尽管市场各方对种子基金持高度认同态度,但在具体的实施层面仍有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

  1 认购门槛是否过高

  首先的争议点就是1000万元的最低种子认购门槛、20%比例以及基金经理是否参与。一位上海新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表示,1000万元的种子认购门槛是否可以适当降低?“新公司运营压力大,股东的支持也有限,全部是资本金认购的话压力较大。”此外,对于20%的比例,他也认为偏高,如果募集2亿元,种子基金就要认购4000万元,压力较大。

  对此,深圳一家基金公司高管也持相同疑虑,“种子基金只是规定了基金公司自有资金、员工认购以及基金公司股东出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基金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规模的20%,但是并没有规定种子基金的募集上限,如果在发行种子基金的时候,募集金额超过了5000万元,是否还算种子基金”?

  2 20%出资比例如何分配

  同时,20%的比例在股东、员工之间如何分配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位上海“老十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认为,具体比例应该是内部解决,预计大部分是股东注册资本金认购,不会让基金经理负担过重。“基金经理投资过多自己管理的基金,对基金业绩没有好处。基金经理出资太多,与其说是利益绑定,不如说束缚和影响了基金经理正常的投资决策,国外的基金公司也不鼓励基金经理购买自己的基金。”

  3 利益冲突利益输送难界定

  关于种子基金和普通公募基金的利益冲突,征求意见稿也作出规定:“基金管理公司采用种子基金形式发行新基金的,应当在基金运作过程中严格履行公平交易原则,充分防范利益冲突。”不过,公募基金人士则认为,防范利益冲突是关键,但是也面临业绩好被疑利益输送、业绩不好被人诟病的结局。此外,深圳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还表示,与公募基金相比,种子基金经理也面临业绩考核的问题,与该公司其他公募基金经理相比,是采取绝对业绩考核还是相对业绩考核的方法,在激励上又该采取何种措施,这些都是种子基金面临的问题。

  4 三年锁定期是否太长

  种子基金锁定3年,也是争议较大的一个点。上述新公司总经理认为,缩短至一到两年更合适。专业人士介绍,海外种子基金如果运行不好,就会随时被关闭掉,但根据种子基金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种子基金要运行3年后,如业绩不好或规模未获得持续增长,才会被关闭。

  5 退出机制不易把握

  同时,种子基金的退出机制也被指不具操作性,征求意见稿中称,“基金公司采用种子基金形式发行新基金的,应当在基金合同中约定,种子基金持有期限届满时,若基金规模未能获得持续增长,或基金业绩亏损时,基金合同应当自动终止”。一些基金人士认为,用“规模未能获得持续增长,业绩亏损”的描述较含糊,实际操作中不太容易把握。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公 司
   第A008版:综 合
   第A009版:市 场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种子基金征求意见 公募热议保险期待
种子基金五大问题待解
国内外种子基金对比:
公开募集时间是最大不同
基金经理一拖多 基金业绩一损俱损
回归专业化
市场化
欧元区短期面临挑战
长期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