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7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伞形信托风险不小 阳光私募以身涉险

实际融资成本为年化11%,借钱投机风险高

2012-07-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木子
吴比较/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木子

  受制于信托账户开户暂停和发行市场的低迷,不受账户限制且资金门槛较低的伞形信托成为阳光私募的选择。尽管通过伞形信托需要按比例支付所融资金年化11%左右的费用,而且风险很高,一些特别看好市场点位、想博业绩的小型私募仍旧不惜以身涉险。

  实际融资成本年化11%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信托公司了解到,伞形信托的主要模式是:在一个主信托账号下,设置若干个独立子信托,每个子信托由劣后级和优先级客户构成,炒股大户或阳光私募可通过认购子信托成为劣后级客户,门槛为1000万元甚至更低,优先级客户则主要来自银行理财资金,双方一般按1:1或1:2配资,劣后级客户需支付优先级固定收益及渠道信托费用,全部融资成本约年化11%左右。

  有知名私募人士举例说明,以自有资金1000万计算,如果采取1:2的杠杆,产品规模3000万,私募的融资成本在220万左右。而非结构化产品的信托账户费需要上百万,还有1.5%~2%的渠道费用,这样比较下来,伞形信托的收费并不低。如果不是市场太难发,阳光私募一般不会铤而走险。上海一位私募人士透露,现在市场低迷,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更难发,有产品发了几个月都达不到成立门槛。实际的情况是,选择发伞形信托的私募并不多,多是一些券商营业部的大户或者游资在做,还有一些中小私募看好目前市场点位,实力不够又想博业绩,只得转发伞形产品。

  实质为炒股 风险不小

  当然伞形信托有其优势,市场人士认为,伞形信托融资成本低于很多其他灰色方式,相当于以固定费率外包了发行,不用担心达不到成立门槛。“很多伞形信托产品的实质就是融资炒股,用银行客户的资金,把一个信托账户拆分后给多个炒股大户和中小私募,放大杠杆炒股。”深圳一家私募投资总监说,和融资融券相比,该类产品融资杠杆大;和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相比,绕开了信托账号的限制,且有银行资金等作为优先受益人,免去发行之苦和高额的渠道费用。不过,正是因为其融资炒股的实质,风险也不小。

  多位业内人士称,做杠杆配资的私募迟早要吃苦头,这等于借钱做投机,还熬不到行情来可能资金链就断了。以自有资金放大做杠杆,亏的话先亏自己的,客户的资金不能亏,基本上是亏损不到20%就要清盘。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杠杆比例完全不对称,下跌时自有资金加速亏损,上涨时自有资金的杠杆远远低于下跌时,这样的压力下,很容易爆仓。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2版)
   第A002版:专 版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综 合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市 场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数 据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观 点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数 据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伞形信托风险不小 阳光私募以身涉险
数据观察
私募联手实业资本拟推并购产业基金
阳光私募托管市场工建中招占优势
私募博言
进军PE市场 公募积极私募谨慎
股市低迷 低风险策略私募产品走俏
A股下半场开始 私募高悬防御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