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中国或可借鉴欧日自贸区谈判

2012-08-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琳

  2012年7月18日欧盟执委会于布鲁塞尔呼吁尽快启动欧盟与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早在2010年,欧盟和日本便已达成了旨在加强包含双边贸易在内的全面合作关系的共识;今年5月份日本承诺削减非关税贸易壁垒并逐步开放公共采购市场之后,欧盟日本双边自贸区的谈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作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两极,欧盟和日本自贸区一旦成型,无疑会对全球贸易和经济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欧盟和日本作为中国两大重要出口市场和海外投资来源地,自贸区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中国而言,欧盟日本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亦可对中国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欧盟、日本各取所需

  欧盟和日本双方互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双方都有着很强的必要性。2011年数据显示,日本为欧盟的第六大进口国,6744亿欧元的进口额占欧盟国家进口总额的4%;同时,日本也是欧盟第六大出口国,4897亿欧元的出口额占欧盟国家出口总额的3.2%。相比之下,欧盟在日本的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为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占到了日本贸易总额的11.1%。欧盟、日本双方广泛和深入的贸易往来,为自由贸易区谈判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此外,欧洲希望迅速摆脱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经济的拖累,将其经济战略面向危机中保持稳定增长的亚洲市场,日本则成为这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日本谋求新时期下的一体化策略,加强国内经济重建,扩大出口市场份额。双方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符合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和背景,符合两国实际需求,各取所需,自贸区谈判具有较强的动力。

  谈判的焦点和潜在难点

  尽管欧盟委员会和日本政府已经针对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达成共识,但真正启动尚需欧盟各成员国的批准。从具体议题来看,尚存在着双方争论的焦点议题,或对欧日自贸区谈判进程的推动形成阻碍。从根本上说,焦点来源于双方的贸易结构差异。

  从欧盟角度看,欧日双边贸易中,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于机械和交通工具行业;欧盟和日本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双方在汽车行业的竞争性显而易见;如何对本国支柱产业进行必要的保护,无疑会成为双方在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中需要重点磋商的议题。

  从日本角度看,农产品是欧盟第二大贸易顺差的来源,日本向来以对国内农产品的保护而闻名。例如,日本国内被保护的商品主要是大米、小麦及其制品、乳制品、淀粉、砂糖等农产品。因这些商品内外价格差距较大,日本均采取高关税加以限制,如大米关税率为778%、小麦为252%、牛奶及乳制品为360%、砂糖为328%等。

  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双方如何协调好同质性产业的竞争,以及日本在农业方面做出何等让步,恐将成为影响欧盟日本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关键要素。

  中欧自贸区的思考与选择

  笔者认为,中国也应当在适时的时机,选择开展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从双边经贸关系紧密程度、中国自贸区开展的战略,以及当前世界双边一体化合作的进程来看,这样的政策选择和安排是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可行性的条件。

  首先,从双边经贸关系重要性上来看,欧盟与中国贸易关系更加紧密。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也是继美国之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与中国贸易额占欧盟总体的13.3%。数字显示,2011年,中国为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从中国的总进口较2010年上涨3%,占欧盟27国市场份额的17.3%;中国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较2010年出口额增长20%,至中国的出口额占欧盟总出口的8.9%。从贸易规模和数量上看,中国的产品和中国的市场对欧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欧债危机发生之后,欧盟需要中国更加成为一种共识。

  其次,从政策选择和战略上看,中国具有同欧盟开展自贸区谈判的动机。当前,贸易自由化多边体制WTO多哈回合的谈判受阻,使得各国纷纷转向在双边或区域框架下谋求贸易和经贸合作的可能性。在东亚区域内,新一轮自贸区谈判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2011年7月,韩国与欧盟的自贸区协定生效启动,韩美自贸区协定也已于2012年3月正式生效。日欧自贸协定谈判也启动了。为了避免被边缘化,也为了减少欧美传统市场的贸易转移,加强对中欧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从策略上看,中欧自贸区的实现并不是最终的目标,中美、中日或许也可能成为政策的选择,在考虑了中国实际承受能力和利益诉求的前提下,任何有助于实现大市场效应和提振贸易的举措都不应当排斥。

  再次,从运作机制和发展途径上来看,已有双边对话机制和平台,特别是中欧峰会,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易到难,逐步推动发展,最终实现升级全面自贸区,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双边不同领域和部门合作计划,体现了双方关心议题的逐步扩张,更多领域伙伴关系和合作协议的签署也奠定了双方更深层次合作的可能性。早在2009年第11次中欧峰会后,双边就签署了中欧科技伙伴关系计划、中小企业合作共识文件、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等协议;2012年2月的第14次中欧峰会上,双方也表示将尽快开展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当前,中国更应当把握由危机创造的契机。14次中欧峰会后,中国市场经济问题首次出现在正式文件,中国长期的诉求出现了松动。“危机创造新秩序和新世界”,或许中欧双边的合作升级和深化,中国可以借欧债危机形成突破口,在谈判中增加筹码,加强主动性。

  当然,中欧自贸区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在现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中欧与韩欧、日欧都不同,属于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框架,属于南北协定,注定了双方在议题和诉求上的不同。欧盟更多地关注知识产权、倾销与补贴、市场开放和投资限制等条款;而中国更关心绿色壁垒、碳关税等新型非关税壁垒的递减,贸易摩擦和反倾销、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等问题。对于更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标准和要求,需要考虑中国产品和产业的承受能力。至于何时启动中欧谈判,选择恰当的时机是很重要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深 港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专 版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中国或可借鉴欧日自贸区谈判
传统政策效用弱化
稳增长需要新思路
媒体称义乌已取消楼市限购令
PMI降幅收窄预示经济企稳在即
“养狼计划”
是逆市场的奥运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