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8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抱团取暖”未必熬过冬季

2012-08-1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凌鹏
本周两市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也出现破位下跌 ( 张常春/制图)

  2012年上半年,二级市场资金持续流出,市场依然是存量博弈。然而5月份后市场的下跌,似乎并没有让许多机构感觉很受伤,因为确实存在“结构性行情”,很多股票不断创出新高,资金越来越向房地产、白酒、医药等板块集中。投资者希望通过抱团这些看似业绩稳定、成长空间大的板块或个股来取得收益、度过寒冬。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目前很多投资者沉浸在这种结构性行情的快乐中,殊不知这是过去几年市场下跌的常态行为。在寒冬中,投资者总会先倾向于调仓,最后才会减仓。2008年和2011年,市场都曾出现过结构性行情,但最终这些阶段性的强势股都会有一波回归。

  投资者喜欢抱团的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业绩确定性高或者相对业绩优势明显,二是对公司基本面有独到见解。其实很多时候,这两个原因都只是幻觉。投资者往往喜欢在消费品中抱团,因为一旦经济下滑,与经济关系度大的周期性品种业绩大幅下滑,消费品的相对优势就非常明显。殊不知,这不是业绩确定,而是后周期,一旦经济持续恶化,消费品的业绩也注定会下滑。其次,投资者喜欢自下而上去寻找一些个股,觉得通过自己的深入研究,可以掌握一些信息优势,而大盘股、周期股往往透明度大。其实,这些小股票的信息是最不透明的,我们承认会有部分不错的个股,但是整体性机会却很小。

  对于喜欢抱团成长型个股的投资者来说,很难保证这些成长股的业绩能持续超预期,特别是在整体经济弱势的环境中。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抱团的是真正的成长股,具有很好的前景,能够穿越周期稳定成长,但事实上,这种预期在短期里很难兑现。

  经济和股市是一个整体,在整体经济下行的环境中,很难找到绝对持续向好的品种。一言以蔽之就是: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从过去5年的情况看,市场和经济的整体性都很强,如果经济不好,股市下跌,只是早跌和晚跌的区别。

  补跌的三大催化剂

  有很多投资者问我们强势股补跌的催化剂是什么?其实,有些时候“催化剂”只是借口,关键是风险收益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还是探讨一下历史上补跌的三种情景。

  催化剂一:经济持续低于预期,投资者开始系统性降仓。强势股补跌的主要催化剂就是经济持续低于预期,投资者开始系统性地减仓,从而导致强势股的回归。2008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8年中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滑,并且下滑的幅度持续超预期。于是投资者试图在白酒、医药和一些中小盘个股中抱团取暖,也使得这些板块走势相对坚挺。但是由于经济数据持续低于预期,投资者抱团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减仓,导致这种抱团的收益往往只有短短的一两个月。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2008年中强势股的每一波调整都伴随着基金的系统性的减仓。

  催化剂二:流动性收紧。第二种催化剂是市场流动性的收紧,引起先前抱团的消费品、成长股板块的下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从2010年末开始,随着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央行开始了收紧货币政策,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市场流动性骤然收紧,市场先前积累了较多超额收益的白酒、医药、中小盘个股也开始了补跌。

  催化剂三:风格切换,调仓。 第三种催化剂是一些偶发因素引起的市场风格的突然切换,投资者从成长股调仓到周期股,从而造成这些强势板块的下跌。最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10月前后市场风格开始向周期品转换,煤炭、有色、机械设备等周期股表现出较高的超额收益,而机构前期抱团取暖板块则明显跑输大盘。

  2004年情况难再现

  近两年,投资者经常谈及“抱团取暖”、“结构性行情”和“漂亮50”。这一方面是对现有增长模式的怀疑,另外一方面是对2004年下半年行情的怀念。但我们认为,2004年的情况和现在有很大区别,或许无法复制。

  首先,2004年和现在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2004年,中国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是新周期的开始。当时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的驱动力刚刚开始显现,内在经济增长动力很强,工业增加值持续改善,出口也大量增加,投资增速处于上升通道,消费的力量也在崛起。因此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这些与出口(如中集集团、深赤湾A)、消费(苏宁电器、贵州茅台)等密切相关的个股业绩能够持续改善,从而能够支撑其股价持续走高。

  而现在,由于经济增速的下降和需求的萎缩,出口、房地产、制造业等支撑中国经济的力量都处于下滑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已经明显下降,经济处于弱周期下行寻底的过程中,经济对于市场的支撑明显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找到业绩持续稳定,超预期的品种。

  其次,2004年大盘的低迷,关键在于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没有释放业绩的动力,企业盈利无法体现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上,因此股市的表现并不能反映宏观经济的状况。而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以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逐步改善,业绩释放动力增加,上市公司的业绩开始爆发出来,股市的整体表现才和经济走势体现出更高的相关性。

  再次,目前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整体市场中的话语权明显减弱,抱团取暖变得更为困难。2004年中国大陆基金业处于发展初期,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在机构力量不断壮大的背景下,机构抱团品种的投资机会存在明显的持续性。反观当前,随着产业资本的崛起,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力量明显削弱,可以看到基金股票资产占整个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在2007年之后就出现了明显萎缩。投资者类型的分散化,使得抱团取暖变得更加困难。

  第四,转融通将在下半年实施,市场卖空的力量将逐渐兴起,抱团取暖的品种很可能面临卖空压力。2004年市场没有做空工具,投资者只有“上船玩”和“下船看”的区别,因此机构抱团取暖的动力更强,也更为持续。但现在市场已经有了不少做空工具,在市场弱势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做空部分股票来盈利,抱团取暖的联盟也变得更加容易瓦解。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

   第A001版:头 版(今日12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悦 读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财苑社区
   第A008版:财 技
   第A009版:股 吧
   第A010版:故 事
   第A011版:技术看台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行 情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数 据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
   第B021版:信息披露
   第B022版:信息披露
   第B023版:信息披露
   第B024版:信息披露
   第B025版:信息披露
   第B026版:信息披露
   第B027版:信息披露
   第B028版:信息披露
   第B029版:信息披露
   第B030版:信息披露
   第B031版:信息披露
   第B032版:信息披露
   第B033版:信息披露
   第B034版:信息披露
   第B035版:信息披露
   第B036版:信息披露
   第B037版:信息披露
   第B038版:信息披露
   第B039版:信息披露
   第B040版:信息披露
   第B041版:信息披露
   第B042版:信息披露
   第B043版:信息披露
   第B044版:信息披露
   第B045版:信息披露
   第B046版:信息披露
   第B047版:信息披露
   第B048版:信息披露
   第B049版:信息披露
   第B050版:信息披露
   第B051版:信息披露
   第B052版:信息披露
   第B053版:信息披露
   第B054版:信息披露
   第B055版:信息披露
   第B056版:信息披露
   第B057版:信息披露
   第B058版:信息披露
   第B059版:信息披露
   第B060版:信息披露
   第B061版:信息披露
   第B062版:信息披露
   第B063版:信息披露
   第B064版:信息披露
   第B065版:信息披露
   第B066版:信息披露
   第B067版:信息披露
   第B068版:信息披露
   第B069版:信息披露
   第B070版:信息披露
   第B071版:信息披露
   第B072版:信息披露
   第B073版:信息披露
   第B074版:信息披露
   第B075版:信息披露
   第B076版:信息披露
   第B077版:信息披露
   第B078版:信息披露
   第B079版:信息披露
   第B080版:信息披露
   第B081版:信息披露
   第B082版:信息披露
   第B083版:信息披露
   第B084版:信息披露
   第B085版:信息披露
   第B086版:信息披露
   第B087版:信息披露
   第B088版:信息披露
   第B089版:信息披露
   第B090版:信息披露
   第B091版:信息披露
   第B092版:信息披露
   第B093版:信息披露
   第B094版:信息披露
   第B095版:信息披露
   第B096版:信息披露
   第B097版:信息披露
   第B098版:信息披露
   第B099版:信息披露
   第B100版:信息披露
   第B101版:信息披露
   第B102版:信息披露
   第B103版:信息披露
   第B104版:信息披露
   第B105版:信息披露
   第B106版:信息披露
   第B107版:信息披露
   第B108版:信息披露
   第B109版:信息披露
   第B110版:信息披露
   第B111版:信息披露
   第B112版:信息披露
A股“中考”进行中 咬住业绩不放松
新股发行提示
私募看市:A股正面临最后一跌
“抱团取暖”未必熬过冬季
A股进入纠结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