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9月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逆回购渐成常态 滞胀煎熬制约降息

2012-09-0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凯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央行降息或降准操作,可能会摒弃银行间市场的单纯诉求。滞胀预期慢慢抬头不可不警惕。货币过于宽松,滞胀预期上来;货币紧张,通缩预期又会出现。”上海某货币经纪公司资金部门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称。

  与此同时,逆回购操作渐成常态。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同时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和2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5个基点至3.35%,14天利率维持于3.50%。与今年端午节后首次实施逆回购时相比,两者分别累计回落了60个和70个基点。

  齐鲁证券一位不愿署名人士对记者表示,逆回购现在是“万能”的。准备金率就算下调,也会在9月下旬,但总体来说其必要性已在降低。他认为,央行正在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降息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也因此不断减弱。他还指出,现在算是一个买债较好的时机,央行调控短端利率,长短利差一旦出现就可以出手。

  对于滞胀的担忧,正是央行“拒绝”降息或降准的理由之一。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对于货币政策,在逆回购已常规化的背景下,关注降息降准的实际意义正在弱化。而市场一方面担心增长可能持续低迷,一方面又担心通胀会出现反复,滞胀的“煎熬”将会制约货币政策的空间。

  同时,银行间市场的预期和走势都陷入了拉锯战,盼望央行出手的机构投资者仍在“坚守”。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表示,在与央行的博弈中,不仅是银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也在逐步走向前台。对于企业而言,贷款利率7折的梦想其实还很遥远,发债融资又因流动性原因而不断推迟。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是一个重要主体,而他们的动力仍在于银根放松。因此,央行仍应尽快下调准备金率。

  信达证券资管一位人士对记者称,预计年内逆回购操作会贯穿始终,灵活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上述自称“中立机构”的货币经纪公司资金部门负责人表示,银行间市场无论货币业务还是债券业务,都会受到央行政策的很大制约。央行货币工具操作正在摒弃单纯的金融市场,宏观层面需要考虑的是实体经济需求和房地产调控效果,降息的可能性或越来越小。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专 版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焦 点
   第A007版:环 球
   第A008版:舆 情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专 题
   第B003版:公 司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姜洋:加大对农业金融支持力度
两券商6保代未尽职履责被监管
广东省地方债招标本地金融机构认购积极
76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通过证监会年检
大连上市公司关注舆情应对
逆回购渐成常态 滞胀煎熬制约降息
四川证监局倡导上市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
证监会:新三板挂牌速度将以稳为主
资本市场走向多层次 直接融资功能提升
4家公司重组申请下周三上会
财政部代理发行7省区市416亿地方债
深证及巨潮指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