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9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记者观察TitlePh

创投“本色”回归?

2012-09-2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晨

  证券时报记者 杨晨

  进入2012年,创投机构开始改变偏重投上市前(Pre-IPO)项目的模式,加大早期项目投资力度。这被业内人士看做创投核心价值的一种回归。

  事实上,如果按照创投的原始定义,其投资对象就应当是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投通过提供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帮助,促进企业发展并最终通过企业价值的提升而获利。然而,国内的创业投资逐渐在发展中变得名不副实。

  在国内,创投机构普遍偏重于投资中后期项目,只有极少的资本投资早期项目,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也不奇怪,尽管早期项目估值便宜、收益高,但风险也大得多,这些年资本市场把创投机构都宠坏了——通过简单的一、二级市场赚差价模式,投资Pre-IPO项目即可在短期内退出获得暴利,谁还愿意投资风险高、周期长的早期项目?

  在日前某机构组织的创投年会上,一位嘉宾说:“目前PE融资难的状况是正常的,前两年只要有人打着PE的旗号,阿猫阿狗都能募到钱的情况才不正常。”

  归根结底,近几年创投机构的日子太滋润了,尽管过去官方和民间呼吁创投机构加大早期项目投资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似乎都石沉大海,原因就在于缺乏“残酷”的市场环境逼迫,创投机构没有动力“自己为难自己”。

  而今,PE的赚快钱模式难以为继,一方面后期项目估值在创投机构过度追逐下出现泡沫化,另一方面,上市项目回报率持续下滑,现阶段很多机构不得不将投资阶段前移。但总的来说,早期项目还远没有成为创投机构的业务重心。首先,在国内市场早期投资并非常态,目前人民币基金的出资人(LP)还不太能够接受早期投资,要让本土LP对早期基金产生兴趣和信任还需要比较长一段时间。另外,从目前创投机构的投资动向看,早期投资的体量还非常小,对创投机构的核心业务还没有本质影响。

  可以说,目前的早期投资更多的是创投机构的一种尝试和业务延伸,其当前的发展路径主要还是投资类型的多元化,这也是目前整个创投行业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焦 点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创业·资本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创投行业强力洗牌 九成机构可能出局
创投“本色”回归?
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更名的公告
科能腾达登陆新三板
华宝兴业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
因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休市暂停申购、
赎回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公告
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系统暂停服务的通知
后“全民PE”时代:
投资家遭遇投资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