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10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银行股接连零折价成交 QFII大宗抢筹说很应景

2012-10-18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唐立
吴比较/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唐立

  昨日,上证指数走势维稳,“两桶油”表现突出,集体表现抢眼的银行股同样功不可没。记者注意到,银行股的成交活跃在大宗交易平台已经提前反映,部分银行股接连发生的零折价大宗交易,结合买卖双方信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大宗抢筹的市场说法被部分人士认同。

  5只银行股零折价成交

  唯光大折价10%

  本周一,银行股突然成为大宗交易平台的明星。当日,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携手现身大宗交易,分别单笔成交315万股、360万股、380万股,成交金额合计达到8915.35万元。10月16日,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步其后尘,分别带来440万股、250万股的单笔大宗成交,合计成交金额为2851.4万元。

  在上述5笔交易中,相关个股的成交价和买卖营业部受到市场极大关注。对比发现,此5笔交易的成交价均为所涉个股各自的当日收盘价,即折价率均为零。另外,这5笔交易的卖出营业部均为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而买入营业部则同为海通证券国际部。由于后者通常被市场认为是QFII席位的集中营,因此上述5只银行股连日带来的大宗成交也被不少的专业人士解读成了外资抢筹银行股。

  此外,光大银行的高折价成交显得“鹤立鸡群”。在10月15日被折价近10%出售300万股后,次日光大银行再以几近当日收盘价的跌停价成交305万股。值得提及的是,光大银行这两笔交易中分别为2.43元、2.42元的成交价,不仅造成了较高折价率,也造成了银行股大宗交易的“破净”成交,该股目前的每股净值为2.59元。

  除了在折价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外,光大银行的买卖营业部也与前述5笔成交的买卖营业部大不相同。数据显示,光大银行两笔大宗成交的买卖营业部均为山西证券济南华龙路营业部。这被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是较常见的大宗平台套利或套现交易现象,不过该股两日内共破净成交605万股,情形似乎并不寻常,这说明一些资金目前确实非常看空光大银行。比如,高华证券上周发布的研报认为,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及基本面弱于同业,因此将其评级下调至“卖出”。

  QFII抢筹说占上风

  后续动向惹关注

  前述5只银行股接连零折价大宗成交后,市场各方纷纷对此给予不同解读。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中,多数人认可QFII抢筹银行股的观点。9月11日,海通证券国际部曾经将包括前述5股等多只银行股卖给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当时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对此持有QFII减持银行股的观点,而后来海通证券国际部也的确证实了他的观点。这一次,针对海通证券国际部零折价买入5只银行股的交易行为,秦洪则反过来认为这是QFII在收集银行股筹码的举动,至于更深层的含义,他认为由于目前单笔成交量偏少,因此该举动尚未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

  不赞同者的理由是,5只银行股的每笔成交均在300万股左右,如此偏少的数量,买家完全可以在竞价市场直接购买,之所以借道大宗交易平台,无非就是为了引起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观点都认为5只银行股的每笔成交量均偏少,不过5只银行股两日的合计成交金额其实已超亿元,达到1.18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后期银行股仍带来相似交易,导致这一数据不断攀升,则该交易行为的性质确认将趋向明朗。

  如果前述5只银行股的零折价大宗成交被确认为是QFII抢筹,那么结合9月11日的类似交易看,可见QFII之间的市场观点明显存在着分歧。数据显示,在过去的9月,共有7家外资机构获得证监会批准的QFII资格,而今年以来,这一数据则已经达到了53家,远超去年全年的28家。

  在QFII资金不断涌入境内的背景下,低价低估值的银行股遭遇“抢筹战”一说确实很应景。不过,即便这样,若抢筹在后市不能形成潮流,同样不可能对银行股目前的升势形成外力支撑。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专 题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题
   第A009版:基 金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综 合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综 合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银行股接连零折价成交 QFII大宗抢筹说很应景
10月17日大宗交易
限售股解禁
天津磁卡效应发酵 低价股遭游资哄抢
低价股受追击 底部受捧高位震荡
9月至今大宗交易成交117亿元平均折价率6%
有色金属股现止跌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