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10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业绩是“锦” 创新是“花”

2012-10-2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湉湉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无锦何以添花

  证券时报记者:国投瑞银以创新起家,您如何评价公司在创新方面的表现?

  尚健:说到创新,我们有不少创新的产品和模式,比如分级基金和配对转换模式,都是我们先做出来,我们在创新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尽管在分级产品领域的先发优势没有使国投瑞银基金成为市场上分级基金保有规模最大的公司,但市场各方对于国投瑞银的创新努力还是给予了一定认可。总结同业经验,我们觉得公司对交易型产品的理解、对指数的选择都有待加强。在具体行动上,我们也开始有所变化,在市场趋势不明朗时,减少高风险类基金产品的发行频率。现在我们一方面要真正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市场判断和配置能力,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下一步创新的方向在哪里?

  尚健:对于投资上的创新,我还是认为,创新是锦上添花,基础是业绩,没有“锦”就没什么“花”好添。在今年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实现转型扩募后,我们在产品创新的战略会暂时往后收一下,如果有新的工具出来,我们还是会积极参与;但纯粹产品结构上的创新,不再是重心,我们将更多偏重投资工具、方式的拓展,公司现在着重在两方面:一是把业绩做起来,二是健全产品线,在此基础上寻找创新机会。国投瑞银以创新起家,在公司还是一个小公司时,我们以创新作为驱动力,实现了非常规发展,现在,当公司通过创新产品的先发优势稳步进入中型基金公司行列后,公司的发展战略重点也会转向夯实业绩根基上,进而支持公司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产品布局“两端”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公司的规划是什么?在产品布局上有什么打算?

  尚健:基本的想法是,做综合性的资产管理公司,核心定位于以二级市场业务为主,尽管近来监管层传递出放开一些新的业务方向的讯息,但我们觉得是否涉足信托、私募股权投资(PE)等业务仍有待观察。具体到产品上,我们会往“两端”走,一端围绕工具类产品的创新做文章,一端把绝对收益产品做起来。像今年大热的短期理财产品,不同公司有不同定位,流动性管理类产品离我们的核心价值链远了一点,我们分析了一下这可能不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没有跟风发行。

  近三年,在权益类产品方面,除了一只是主动型产品,我们发行的其他产品都是被动、工具型产品。这样做的思路是:在市场没有明显的β机会和明确向上趋势的时候,我们为自己有判断力的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和交易型的组合类工具,这些指数类产品定位明确,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所谓“两端”就是,一端是做工具型产品,对有主动投资能力的投资者提供工具;另外一端是做绝对收益产品,对自己没有配置能力的投资者提供绝对收益。

  证券时报记者:是不是说散户更需要绝对收益产品?

  尚健:是的,从国内散户市场的现状可以看出这一点。事实上,因为缺乏投顾环节,国内的散户市场存在投资者和产品错配的问题。股票类基金做相对于市场指数的相对收益,散户是主要投资者群体。购买相对收益的产品建立在这样一个逻辑上:散户是有判断力的,他能自己做资产配置,实际情况则是,散户现在到银行去买基金,发什么新基金银行就卖给你什么,散户没有什么判断力。换句话说,在缺乏投资顾问层面的情况下,散户实际上是需要绝对收益产品的,而现在银行柜台卖的股票类基金又都是相对收益产品。因为公募基金规模大,在没有对冲工具的情况下做绝对收益很难,只能做相对收益,投资者和产品错位的问题很难调和。

  为此,我们也想过一些办法,比如基金公司给一些简单的产品组合建议,但作用比较弱,因为我们很难把各类不同风险收益的基金打包产品化,做私募可以,TOT、FOF都可以,但公募基金就不行了。我们之前也跟个别银行渠道谈过,能不能开展公募的FOF业务,产品化再卖给客户,但申购赎回费用解决不了,如在产品间转来转去,一年折腾几次收益都没有了。

  在投资人和产品错配背景下,投资人改不了就改产品,所以“一端”要往绝对收益方向走,但也面临不少难题。最近我们内部作了调整,从管理的角度,把现有基金分为有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产品。如果现在有条件,很多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主动管理基金都应该划为绝对收益产品,但这不现实。在实际运作中,公司旗下一些混合基金因成立时机较好,累计收益为正,有条件当绝对收益的产品来做,市场趋势不明时就加强防御型配置,不过这样的策略遇到系统性风险也没用。

  期望打造投研“梦工场”

  证券时报记者:您管理一家基金公司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尚健: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更关注的是怎么做规模做大,把产品做得有吸引力,但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基金行业本身建立在产品持续正回报的基础上,否则行业发展的动力会枯竭掉。从现在的情况看,基金行业对投资的重视程度没有持有人对投资的重视程度高,在基金公司经营上,规模、利润指标往往摆在业绩前面。不过,近两年基金行业不景气也倒逼业内反思,投资回报才是根本,有没有一种机制能在较大概率上保证投研团队做出正回报?

  在投研体系搭建上,我很认同香港惠理基金董事长谢清海先生的理念,他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基金公司应该像制造产品的工厂,只要人员素质合格,进来经过一定培训、磨合,靠内部的平台和机制,就能成为合格的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就像工厂流水线,每个环节作业规范,不需要投研人员有特别突出的个人能力和想象力,而这有赖于一个强大的体系平台。这是所有基金公司总经理都想做到的事。但我们的现状还相差很远的距离,管理决策和业绩更多地系在基金经理个人身上。不过,投资本来是艺术性高于技术性,行业也需要“完美的个人”,这和流水线培养又是矛盾的。如果有股权激励,可以提高对个人的依靠权重,但现在没有,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固化流程,在一家公司人员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投资的前后一致性和业绩稳定。

  证券时报记者:近两年新基金发得很多,投研人员紧缺的现象是不是更明显?

  尚健:市场好的时候,公募走了不少人,市场下来了,人才荒反而没那么明显,比如,可以在传统产业减少人员,配到新兴产业去,股票不增加人员,增加到固定收益去,但是好的人才总是缺的。明年,一旦公募私募监管放开,对公募人才储备的冲击也会很大。

   第A001版:头 版(今日7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信息披露
   第A005版:信息披露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银 行
   第A008版:市 场
   第A009版:环 球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专 题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公 司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数 据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第D041版:信息披露
   第D042版:信息披露
   第D043版:信息披露
   第D044版:信息披露
尚健:中国基金业正处巨变前夜
业绩是“锦” 创新是“花”
值得信赖的创新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