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1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深圳建设用地逼近50%红线

2012-12-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罗克关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土地研究组组长赵新平在“中国旧城改造高峰论坛”上表示,城市更新对于深圳来说尤其重要。

  “按照规划,深圳建设用地不能超过全部陆地面积的50%。现在的情况是多少?经过三十年发展深圳建设用地的规模已经占到全部陆地面积的46%,很快就将触及硬约束的上限。在这种情况下,二次开发对于深圳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赵新平说。

  据介绍,目前深圳市的整个土地面积的总量199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到今年已经达到了917平方公里,约占46%。

  不过赵新平称,尽管总量接近上限,但存量土地的用途比例依然存在调整空间。深圳的工矿仓储用地占比达到存量面积的30%还要多,这个规模在全世界也非常少有。“这说明深圳的工业用地需求量巨大。而对比纽约,它的工矿用地只有不到8%,商服用地的比例反而上升得非常快,就是第三产业的用地。”赵新平说。

  赵新平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是中国仍处于第二产业为主要积聚和主要的快速成长的时期,而西方国家基本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产业已经空心化了,城市更多地依赖第三产业。

  “深圳是不是能够逃脱这样一个阶段性的约束,需要深圳进一步去努力的。所以我们现在进入到一个快速的转型时期,希望把我们的建设用地可能能够降下来。把我们的商业、其他产业,比如创意产业、金融业、高端的服务业等等发展起来。”赵新平说。

  对于城市的二次开发,赵新平认为,深圳实际存在三种模式。

  “一是城市更新,这是目前取得成效最显著的一种模式;第二个模式是土地整备,由政府来推动,进行重点核心区域土地整备和开发,更多用于服务公共目标的一种开发模式;第三,我们还在尝试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城市发展单元,希望进行单元统筹的思路进行城市的开发,但是这是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赵新平表示。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银 行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公 司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综 合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数 据
   第D003版:数 据
   第D004版:数 据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中国钢琴业进入品牌白刃战
行业快报
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软着陆
确保旧改成功须兼顾多方利益
深圳建设用地逼近50%红线
新闻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