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12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央企高端访谈之(六)TitlePh

中国北车力争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

——专访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

2012-12-1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刘征 刘冬梅
  谢纪龙对中国北车在2015年完成收入超1400亿的目标很有信心 (刘征/摄)
  北车制造的CRH5动车组 (刘征/摄)

  证券时报记者 刘征 刘冬梅

  中国A股市场熊途漫漫,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却在三季度大幅加仓铁路装备类上市公司,反应敏锐的海外投资者是否“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其他出口类企业濒临倒闭时,中国北车(601299)的出口情况为什么却越来越好?中国北车距离世界500强企业有多远?中国北车加码风电,是否预示着行业转机?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

  高端装备制造

  凸显国际竞争力

  证券时报记者:中国北车前三季度出口增长良好,订单有21亿美元,现在海外经济并不景气,为什么公司出口增长的速度还这么快?

  谢纪龙:今年国内出口增长幅度可能只有7.5%,而北车前三季度出口增长88%,全年预计也是大幅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太高,生产能力下降,但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这种情况下公司产品刚好满足了这部分需求。

  第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像马来西亚、孟加拉、巴基斯坦等,铁路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历来比较落后,发达国家铁路和城轨发展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这些国家的基建投资意识,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他们面对全球选择价格低、技术水平高的产品,中国公司的优势显现出来,因此,我们的产品进入了这些国家。

  第三,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近年来在逐步恢复,但轨道交通建设满足不了经济恢复的速度,需要从国外购买产品,因此我们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形成良好的增长趋势。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北车尽快实现国际化目标?

  谢纪龙:我们提出要由“北车的国际化”转变为“国际化的北车”。北车要积极走出去,让世界认识北车,这是北车国际化的过程。当北车的品牌形成,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这样就实现了国际化北车的目标。

  北车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公司由单纯的配件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整机产品出口为主转变。原来我们的产品出口都是给对方提供配件,现在转变为以整机为主,包括机车、货车、客车等都是以整机为主附带配件进行出口。

  第二个转变是,由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市场出口转变。通过这几年的运作,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公司的配件已出口德、法、英、美等国,整车也逐步出口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

  第三个转变是,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变。我们原来是把别人先进技术引进来,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自己的技术。现在我们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前沿水平,可以利用技术优势走出去,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方式来带动产品的输出。

  第四个转变是,从产品输出到国际化运作转变。不仅是在我国本土生产产品,通过轮船、火车等运出去,还要发展到在境外设立生产点,满足境外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这几个转变实现以后,公司走出去的战略得以实施,国际化的目标也能尽快实现。

  证券时报记者:您刚才说到公司要在境外设立生产点,目前有没有初步规划?

  谢纪龙:有。在波兰,现在前期公司已经成立,正在运作货车订单的问题,随后要建立一个生产基地,将其作为桥头堡面向欧洲。此外,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立货车生产点。现在澳大利亚每年新增货车需求的一半,都由北车提供。随着批量的扩大,要在保有量比较大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从维修入手,逐步扩大到制造。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产品有没有进入香港市场?

  谢纪龙:公司业务在香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香港地铁。2009年3月,中国北车在香港地铁最大批量招标中中标,这是国内地铁车辆第一次进入香港。众所周知,香港是全球化采购、自由竞争的地区,通过此次中标,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跻身到世界前列。第二部分是香港叮叮车,也叫观光巴士,香港市民特别喜爱。它的整个内部系统,即电力牵引控制系统是北车永济电机公司重新制造的。第三部分也是公司刚刚公告过的,获得了香港铁路公司1.62亿元的内燃机车订单。

  利用核心技术

  拓展新领域

  证券时报记者:请问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谢纪龙:公司2008年改制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三年再造一个北车”的发展目标。200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50亿元,而公司2011年实际的营业收入为893亿元,远远超过第一步所设定的目标。

  公司第二步的发展目标是再用四年时间营业收入再翻一番,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1400亿以上,现在这个过程正在实施中,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一目标。因为轨道交通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一个重要分支。

  公司提出的第三步发展目标是再用五年时间到2020年,能够达到进入世界500强的门槛,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世界级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计划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呢?

  谢纪龙:首先,我们要抓住高铁和城际铁路发展的机遇。在我国铁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高铁和城际铁路线路长度要达到4万公里以上,目前开工建设的接近3万公里,这么长的线路在交付过程中对于车辆是一种刚性需求,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密度的增加也需要增加车辆,对车辆的需求也会有所增长。

  第二,我们要抓住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机遇。现在全国已有31个城市批准建设城轨系统,初步预计,今后每年城轨线路将以500公里的速度增加。2011年年底,我国所有城市地铁、城轨加起来一共只有1710多公里。新的城轨线路铺设之后,需要新的车辆。公司既是重要的提供商,又是中国城轨生产制造的发源地。60年代末,我国最早在北京运行的地铁一号线,就是由北车长春客车厂提供的车辆。城轨系统的发展对北车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能否利用核心技术拓展新的产业和新的领域?

  谢纪龙:其实,公司已经将机车车辆用电机的核心技术,真空集便技术等拓展到其他领域。

  第一,我们将其拓展到油田电机上,给三大油公司的采油设备配备电机,这些电机要求抗震动、抗腐蚀。在子公司永济电机生产油田电机之前,我们国家所使用的油田电机基本靠进口,我们用这种核心技术逐步拓展,替代进口,振兴了民族工业。

  第二,将其拓展到风力发电电机上,公司子公司永济电机具备生产各种型号电机的能力,可以说北车是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行业的企业之一。永济电机生产风力发电的核心部件,从过去笼型电机到双馈异步电机,到后来的直驱永磁电机,以及不同兆瓦级的电机。

  第三,真空排水系统。今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立交桥下的积水排不出去,如果装上这个系统,排水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有立交桥的中心城市,真空排水系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北京大概有70亿~80亿元的市场空间,目前正在进行前期测试。

  第四,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及综合能力做BT(建设移交)项目。目前我们修建的沈阳60公里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筑成本比地铁低,性价比较高,因为这种BT项目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公司的配件比如道岔用到其中,通信信号系统、车辆等也可以选择公司的产品。

  其他还包括船运电机、火车上整体卫生间用的真空集便系统、柴油机等,都是在轨道交通装备主业基础上向相关多元产业的拓展。

  经过五年奋斗,到“十二五”末,北车要全面实现“三步走”第一步、第二步发展目标。届时,中国北车将成为一个以通用机电业务为基础,以轨道交通业务为核心,以现代服务、战略新兴业务为两翼,致力于为未来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掌握行业核心技术、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实现全球产业布局、营业收入规模达到或接近世界500强的国际化、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

  证券时报记者:您觉得按照发达国家铁路建设规模,我国铁路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

  谢纪龙:未来七八年,即到2020年,我坚信铁路行业应该得到长足发展。如,美国现在在用的铁路里程为23万多公里,欧洲为22万多公里,而我国到2011年年底铁路里程仅为9.3万公里,差距很大。

  我们国家的规划是,到“十二五”末期铁路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这是很快的一个发展速度,但到2015年才相当于美国的50%多一点。而且,美国铁路是以货运为主,货运占比在90%以上,而我国客货各占一半左右。因为美国可以用飞机和汽车解决人口流动问题,而我国人口众多,解决人口流动还要靠大型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最现实的选择就是铁路,因为铁路在能耗等方面有绝对优势。我认为,最终我国铁路线应建成20万公里,才达到欧美现在的水平,铁路交通系统才能布局成型。

  布局风电产业

  绸缪未来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的风电产业规模很大,但风电产能过剩、并网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你们如何应对这一不利局面?

  谢纪龙:风力发电是新能源行业,尽管前几年我国风电发展很快,但从风能的利用率上来讲,还是比较低的。由于前几年运营的项目管理混乱,其中很多根本不具备能力,造成了表面繁荣的假象。实际上,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低电压穿越。即使有输电系统,如果没这项技术也无法并网,并网之后会对大的供电系统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建立了低电压穿越的实验室,现在很多风力发电厂都选择来我们公司实验它的风机性能。

  不得不说的是,目前风电市场的格局对公司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有决定性影响。因为我们从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入手,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同时,公司也进入了风力发电整机领域,有后发优势,能够对风能利用进行科学化的综合考虑。

  证券时报记者:最近公司购买了金风科技(002202)的风电资产,您如何看待风电未来的发展?

  谢纪龙:从国家发展的趋势来看,风能必须得到充分利用,风力发电仍然是前景广阔的行业。但是行业需要整合,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把一些技术管理能力不足的公司淘汰,逐步走上平稳发展的道路。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平稳发展,我们收购的西安金风科技公司从5月份开始逐步恢复生产,到今年三季度已经盈利。

  我国目前还有85%的能源靠火力发电,这样下去会造成一系列恶果。我国向世界作出减排承诺,十八大提出来要建设生态文明,什么叫生态文明?就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资源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我国风力发电能源占比只有1%,还差得很远,风力发电必将推进。

   第A001版:头 版(今日6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信 托
   第A006版:专 题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综 合
   第B004版:公 司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期 货
   第C004版:个 股
   第C005版:行 情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数 据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第D021版:信息披露
   第D022版:信息披露
   第D023版:信息披露
   第D024版:信息披露
   第D025版:信息披露
   第D026版:信息披露
   第D027版:信息披露
   第D028版:信息披露
   第D029版:信息披露
   第D030版:信息披露
   第D031版:信息披露
   第D032版:信息披露
   第D033版:信息披露
   第D034版:信息披露
   第D035版:信息披露
   第D036版:信息披露
   第D037版:信息披露
   第D038版:信息披露
   第D039版:信息披露
   第D040版:信息披露
中国北车力争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
报喜鸟拟两年回购不超4%股份
上市公司信披应比微博更及时
珠海中富收购关联资产价格下调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