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2年12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部主任詹余引:TitlePh

我们对基金业很有信心

2012-12-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部主任詹余引

  监管部门正放松监管,各类金融机构业务互相渗透,机构投资者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下一步的制度红利在哪里?

  先看信托,在2001年《信托法》出台前一年,信托管理资产规模约700亿,现在约7万亿,增长了100倍。信托当时的问题,比现在基金业的问题要大得多,可以说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信托业发展到今天,靠的是能力、制度还是运气?财富管理行业的兴衰是客户选择的结果,信托公司最近几年给客户的回报率在10%左右,当然可以做大。这么高的回报从哪里来?最关键的还是制度红利,即利率市场化及信贷管制背景。信托业这条路是不是还能走?我觉得还能走,但风险在加大。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面临的挑战比其他资产管理机构要大,银行的优势会逐渐减弱。

  基金业不必妄自菲薄,基金公司有很多优势:投资能力最强,有人才优势,投资理念、风控体制、投研体制都有很好的基础;对信用风险的分析,基金公司是最强的,银行也有一定优势;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比别的行业要好,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下,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总体上,我们对基金业还是很有信心。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焦 点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 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银 行
   第A008版:市 场
   第A009版:焦 点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A013版:专 题
   第A014版:文 件
   第A015版:文 件
   第A016版:文 件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专 题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公 司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综 合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数 据
   第D003版:数 据
   第D004版:数 据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
市场动荡加剧 机构投资者面临挑战
我们对基金业很有信心
改革股票发行制度 恢复投资者信心
财富管理将迎来10年大发展
信托业发展依靠三大红利
美共同基金认购费下降明显
基金业投资能力有优势
投资进入立体作战时代
最有优势的是银行其次是券商
明年金融市场仍将动荡
上创信德总经理秦曦:
以做实业心态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