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4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理财专柜TitlePh

产品收益率骤降 信托公司出保本加浮动新招

2013-04-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吴昊

  证券时报记者 吴昊

  今年以来,市场中一些固定收益加浮动收益的信托产品相继问世,此类产品风险偏好处于固定收益信托和阳光私募产品之间。业内人士认为,此类产品收益特征能较好地弥补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

  目前正在募集的某只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根据客户认购金额的不同分为年化7%至8%加超额收益的20%。信托资金主要投资于基金专户理财计划份额、证券投资类信托受益权、有限合伙企业等。

  据记者了解,该产品采用优先与次级的结构化设计模式,优先与次级比例不高于9:1,首先募集优先部分,具有一定风险缓冲作用。其中,投资顾问方承诺产品清算后的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不低于约定的固定年化收益率,否则投顾将补足差额部分。

  关于固定收益加浮动收益的模式,该产品并非孤例。此前中融信托也成立了一款保成长型产品,其保本性也体现在当信托计划终止日的信托单位净值小于保本线时,由投资顾问补足差额。据记者了解,该信托资金中最少85%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权益类产品的资金不超过15%。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等。

  与文中匿名产品不同的是,权益类产品的投资范围通过基金专户投资股指期货,主要进行程序化交易,以博取超额收益。

  业内人士分析称,以往信托产品以政信合作和房地产信托为主,偏向通道类业务,但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一步规范、以及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等措施,信托收益率在不断降低,信托公司也由被动的项目导向变为主动管理,保本加浮动收益是一些信托公司的主动尝试。

  据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新发行的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18%、8.14%和7.87%,去年同期的数据为8.61%、8.8%和8.71%。特别是3月份发行的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最近两年来首次低于8%。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证券时报专家委员会2013春季论坛
   第A006版:证券时报专家委员会2013春季论坛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银 行
   第A009版:公 司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市 场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聚 焦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观 点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新 闻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行 情
   第C003版:行 情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
   第C021版:信息披露
   第C022版:信息披露
   第C023版:信息披露
   第C024版:信息披露
8号文料吹低银行理财收益 关注两类年收益5%以上替代品
上周两款黄金结构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产品收益率骤降 信托公司出保本加浮动新招
如何看成长股与价值股轮换
汇添富消费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今年财政支出对三大领域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