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3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827) 。

阳光私募现最牛管理费 高达3%

打破王亚伟首只私募产品“昀沣”2.5%管理费的纪录

2013-05-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方丽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目标直指业绩提成的阳光私募,固定管理费往往不高,但近期出现了3%的管理费,甚至超过了王亚伟。

  证券时报记者从Wind资讯发现,4月23日成立的狮龙基金和觉净投资两只有限合伙产品,管理费高达3%,业绩报酬也达到30%,认购门槛500万元。两款产品的投资顾问分别为上海狮龙投资和上海觉净投资,均由范文财担任投资经理。这两款产品投资策略是“管理期货、子策略、主观趋势”。

  3%的管理费意味着什么?公开数据显示,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投身私募所募集的首只产品“昀沣”,固定管理费率2.5%,这一标准已经刷新了此前2.2%的最高纪录;认购门槛最高达到2000万,刷新重阳一期创下的1000万门槛。不过,王亚伟旗下私募的浮动管理费则遵循了“行规”,为超额收益的20%。

  实际上,阳光私募固定管理费一般在1.5%至2%之间。此前阳光私募管理费较高的有前华商投资总监庄涛的磐信一期,为2.2%;孙建东管理的鸿道3期固定管理费为2%;中邮基金前投资总监彭旭的首只私募产品鼎萨1期的管理费也为2%。近年市场不佳,私募管理费也出现了下调,甚至出现了部分产品不收管理费的情况。而在浮动业绩报酬提取上,绝大多数为20%,30%已经是最高水平,而只收取15%业绩提成的产品也同时存在。

  对比同样可以提取业绩报酬的基金专户产品,不少产品管理费要价也不菲。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不少一对多产品的管理费超过2.0%,最高达到2.4%。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管理费多数在1%至1.5%之间。

  业内人士表示,阳光私募管理费的设定市场化程度较高,收费高低有其背后逻辑,可能是管理人比较强势、过往业绩优秀。但目前阳光私募趋势是收入与业绩挂钩,比如业绩达到5%或者6%以上时才提取利润分成。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海狮龙投资5月3日的最近净值为0.9664元。而同样是范文财管理的红莲基金,2012年底成立以来截至5月3日,绝对收益已经达到20.03%。

  此外,有私募人士表示,阳光私募销售收入主要被银行渠道拿走,管理费收入的一部分也用于激励银行。阳光私募还要将1.5%管理费中的1%给信托公司,私募公司拿到的管理费只有0.5%。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聚焦万福生科案之曝光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聚焦万福生科案之中介
   第A006版:聚焦万福生科案之赔偿
   第A007版:专 题
   第A008版:市 场
   第A009版:专 题
   第A010版:公 司
   第A011版:公 司
   第A012版:数 据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深 度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基金经理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理 财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
   第C021版:信息披露
   第C022版:信息披露
   第C023版:信息披露
   第C024版:信息披露
阳光私募现最牛管理费 高达3%
数据观察
二季度私募频出手 淘金定增市场
私募博言
押宝重组股 私募暂停申购防套利
重在精选个股 看好消费和环保
杠杆基金成 阳光私募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