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UV车型的高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2017-01-19 来源: 作者:王一鸣

  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市场购买力增加等促进因素影响下,汽车行业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乘用车共销售2437.69万辆,同比增长14.93%。由于2015年中国车市经历了4.7%的低迷增长,2016年的“逆袭”出乎业内预料。

  在2016年的产销数字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SUV车型的畅销,全年销量为904.7万辆,同比增长44.59%。其中,中国品牌SUV车型销售了526.8万辆,同比增长57.6%。相较而言,同样属于乘用车的轿车,2016年销量约为1200万辆,增长率为3.4%。

  由此不难预料,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的SUV产销很可能赶上或超过轿车产销量。届时,中国SUV的市场份额比例将超过份额比例最高的美国市场,并远高于欧洲和日本市场。

  为什么中国汽车市场SUV会这么火?未来增长势头能否延续?这是业内颇为关注的话题。

  1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对此分析称,中国SUV市场火爆的最根本原因是性能价格比好。纵观世界各国市场,同一平台上开发的SUV和轿车相比,都是SUV价格明显高于轿车,而在中国市场,SUV价格已接近轿车,特别是中国品牌的SUV。形成这种态势的原因很多,包括中国市场SUV尺寸偏小,全驱比例小。他认为,这归功于例如长城汽车等中国特色SUV先导企业,是它们主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的SUV产品形式和零部件体系。

  “可以说,中国市场SUV好,是因为有根本的竞争优势,不但有中国客户喜欢时尚、中国市场家庭第二辆车兴起等需求侧的原因,更具有中国已形成性价比优于其他生产国的条件这样供给侧的原因。”董扬认为。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董扬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汽车市场SUV火爆,是中国市场需求与中国制造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态势不会轻易改变,依赖SUV市场发展的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不必过多担心自己的前途,外国品牌发力SUV市场也不可能对中国品牌形成灭顶之灾,中国品牌SUV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也有可能发展成在世界市场的优势,成为未来走出去的拳头产品。

  一些车企的数据亦反应了对未来倾向乐观的判断,如聚焦SUV品类、在2016年SUV销量第一的长城汽车1月8日披露产销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度总销量为107.44万辆,同比增长26.01%;2017年,公司设定的销量目标为125万辆。

  业绩方面,1月13日据长城汽车披露,预计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00亿元至106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4.1%-31.5%。

  从行业整体来看,在透支购买力、购置税政策退坡等因素预期下,业内给出的今年车市增速大多在5%左右,但SUV将依然是增长最为快速的细分市场。瑞银亚洲汽车行业主管侯延琨在此前的上海媒体见面会上预测,2017年国内SUV市场的增长将依然高达25%左右,而在过去5年间,其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40%。

  “SUV的热销给自主品牌以喘息的机会。”侯延琨认为,这解救了部分此前因为市场低迷而濒于倒闭的车企。但同时,一些此前有一定市场基础的企业也因为SUV热潮而获得更多利润,从而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的研发中去,这可能会带来跟合资品牌抗衡的机会。在他看来,SUV的走热周期比想象中更长,眼下合资品牌还未全部推出产品,到2018年甚至2019年,当更多的合资SUV车型进入市场,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彼时也将是自主车企洗牌的开始。

  此外,SUV比例过高带来的油耗和排碳问题也为业内所关注。董扬指出,一个中美相似而与欧日迥异的因素是对油耗的管理偏松,油价相对低。这一条件在将来一定会改变,由有利于SUV发展的因素变成制约SUV发展的因素。对此,生产企业要尽早准备,主要的技术出路应该是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希望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能联合起来,形成中国品牌的、低成本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生产与供应,支撑中国特色的高性价比SUV的发展。

本版导读

2017-01-19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