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焦虑,还是假呻吟?

2020-09-18 来源: 作者:马虹玫

  【思想如虹】

  一边自嘲,一边自救才是寻觅新转机,解脱危机的正确姿势。

  马虹玫

  

  若问论坛上什么样的话题吸眼球,八成得是各种危机贴。中年危机这个固定词组深刻揭示着中年必有危机这一残酷的现实。各种社交平台与此有关的讨论三天两头刷屏,仿佛地球上已经没有力量能够阻止中年危机的发生以及人们对中年危机的围观。围观几次后,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年危机不再专属于我们中年人了。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也在愁苦万分地叙述着自己的“危机”并冠以“中年”之名。我们中年人招谁惹谁了,连“专属危机”都要被年轻人“瓜分”。中年人太难了。

  这类危机贴,要么是自作主张将中年提前,要么是对“危机”一词的含义,理解有待加强。

  一个帖主这样说:名校毕业,三十出头,有车有房有娃,有体制内的工作,各项开销之后,一年还能存下五六十万。怎么地突然就危机了?帖主自诉乃因添了人口,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想到房贷,想到谁带孩子,孩子的教育等等,突然就产生了莫名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接着又补充说从前那种随性的买买买和吃吃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姑娘,等等,你这是真焦虑还是秀优越?被生活捶打,已然处变不惊的真中年人眼中,你这就是妥妥的无病呻吟的矫情啊。鲁迅先生(真)说过:人类的喜乐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虽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世界上最难的也是感同身受,但是,我们面对的是真焦虑还是假呻吟,还是被周遭环境裹挟的无意识的发泄,夜深人静时,还得好好问问自己。

  亲人重病?自己丢了工作?被炒鱿鱼没了收入?房贷断供?夫妻失和,中年失婚?身体健康出了大问题?孩子不争气?或是原生家庭亲戚们朝你伸手……这些,勉强可列为城市版的中年危机,现实层面的。而心理感受的层面,则有不被认可的给予,难以满足的索取,是真心的错付,以及面对真相时的错愕。错付、错爱、错失、错过,一错再错,日子在遗憾中,犹如溪中水,指间沙,时间无情碾过,而岁月无痕,天地并不为之动容。中年人某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啥都搞不定,深透的无力感兜头浇下。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张爱玲又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爱玲女士带着时代局限性,因此,笔下中年危机的主角多是男性。搁在今天,女人的中年危机并不比男人们来得轻松,甚至更加惨痛。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讲述云南山区几个孤儿的故事。2005年,敬一丹走近他们,记录下失去父母的他们的艰难生活。十五年后,2020年,顺着生活的轨迹,当初片子里的他们,都长大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三户人家,几个孩子,终究还是没能挣脱命运缰绳的捆绑。早早辍学的,结婚生子的,外出打工的,甚至重蹈父辈覆辙,吸毒进了看守所的……没有奇迹发生。没人在镜头前哭泣,甚至都没有感叹,就是那样一种特别写实的平淡,然而,却让镜头前的我泪流满面。生活并没有对他们给予慷慨照应,他们终究还是就那样长大并终将老去。15年前艰难谋生,15年后,物质虽稍有改善,可他们早已经失去梦想,坠落到沉甸甸的、生活的尘埃之中。

  回到那个帖子,之所以被大伙归类为“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因为帖主将人生稀松平常的日常烦恼,当作了危机。也不能说是帖主的错,这本就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在外人眼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我们,收入不菲,外表光鲜,人前一副拎得起放得下的精明强干,背地里的绝望,只有同类才懂。特别是80、90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打小没吃过生活的苦,顺风顺水上学读书,毕业工作。家长帮他们分解和承担了太多。终于轮到自己亲自上,和生活近身PK时,才惊觉,不是生活太温柔,而是自己够幸运。

  理性上都知道,自怨自艾自怜,解决不了任何危机。一边自嘲,一边自救才是寻觅新转机,解脱危机的正确姿势。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中年人的情绪和钱包一样,都要小心包装,不能在年轻人面前露怯。眼看潮涌翻滚的强健后浪,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多像曾经的我们呀!”中年人心想。

  (作者系深圳作家)

本版导读

2020-09-18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