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门槛的快乐

2022-05-24 来源: 作者:余胜良

  【念念有余】

  追逐有门槛的快乐,可以帮我们打开更为丰富的世界。

  余胜良

  

  有一些基础的快乐,我们天然就能得到,比如欣赏好看的花草与动听的鸟鸣。有一些快乐,却需要费一番功夫,需要基础训练,这些快乐,我将其称作有门槛的快乐,比如,如果我们要想了解字画好在哪里,听懂古典交响乐的好,就需要学习,提高自己修养。

  既然很简单就能达到快乐,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心追求那种有门槛的快乐?

  快乐有阶层差异,快乐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快乐的主体——人却有很多不同。人们为了区分彼此,表现优越感,就会想办法将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种类繁多,价格多样,总有人可以在价格,或者衣品上穿出优越感。快乐也可以被我们玩弄出很多花样,比如从不同事物上获得满足感,可以作为不同阶层的标识,那些去听交响音乐会的,总是穿着正装,神情显得庄重,和参加流行音乐会的人明显不是一类。

  有门槛的快乐,显得更难能可贵一些,不容易达到才可贵,人们对有门槛的、自己不能轻易得到的事物,总是会显得格外尊重一些。

  追求有门槛的快乐,还有一个重大功能,是推动我们不断拓展快乐的边界,就跟奥运会一样,更高、更强、更快。

  对生活简单的人来说,一碗稀粥、一碗卧了鸡蛋的汤面,就能感受到来自食物的安慰,大自然的馈赠。但是,厨师们孜孜不倦,脍不厌细,想办法改善烹饪流程,精选食材搭配,对香料、油料都有精细要求,还要在刀工上区分良多,这都是为了让食物和火候、烹饪时间以及香料达到一个更理想的搭配。这种探索多了,有朝一日这些在大馆子里才能吃到的食物就有可能流入民间,流入街头小馆子,我们才有望吃到更多、更好的食物。

  种植葡萄的农民自己也会发酵做葡萄酒,而且发酵的时候放点糖喝起来口感更舒服,我听专业酿酒师说,真正好的葡萄酒,普通人喝不出来好在哪里。但是我们还是追求更好的葡萄酒口味,因为有朝一日,不满足于普通葡萄酒的人们,可能想尝一下好葡萄酒的味道,他们的味蕾或许有更高要求了呢。

  曾看到一则轶事:一位严肃文学作家很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的某部作品卖得太多了,作品被太多人认可或者看懂,在这个作家眼里被当做太过浅显,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畅销书作家并不会这样认为,畅销书作家更希望得到大众认可。对不同作品的看法受我们学识的影响,阅读能打发时间的作品令人快乐,对灵魂有触动、颠覆认知的耐看的作品则让人兴奋,后者需要内行才能感知,跨越这种阅读门槛需要日积月累的苦学才能达到,有时还要天分配合。当我们读了有信息密度、有见地的作品,它们可能会成为我们知识海洋的根目录,让我们受益无穷。畅销书的读者群,有朝一日可能需要换一下口味,畅销书的作者们,甚至也需要难啃的书,来建立认知体系。

  “高山流水觅知音”这个典故,说到俞伯牙发现能欣赏他音乐的钟子期,相见恨晚。尽管钟子期是樵夫,但是拥有比知识分子更锐利的审美直觉,俞伯牙之所以如此喜欢钟子期,是因为能和他琴声情绪共振的人才少,太难得。

  欣赏高山流水那样的音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数人没有钟子期那样的天分,需要长久练习基础知识,掌握背景技巧,才能听出创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场景和弦外之音,走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追逐有门槛的快乐,可以帮我们打开更为丰富的世界,打开更多窗口,感受更多感受,丰富更多认知。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在本专栏版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本版导读

2022-05-24

专栏